西南油气田输气管理处:楚攀“天路”累计输量超12亿方
8月31日,攀枝花市的阳光虽然没有盛夏那般灼热,但照射在大地上依然热不可耐。
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的花城半岛,川港燃气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通气前的安全检查。小区通气在即,已有少量住先行入住进来。以前使用瓶装液化气的住户胡志刚说,小区通气后,他们就是整个县城第一批用上管道气的住户。
胡志刚的话语表达了对天然气的期盼。他不知道,就在8月31日,中缅油气管道云南楚雄—四川攀枝花支线——这条跨越中国彝乡的楚攀管道,自2018年投运以来,累计输气量突破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2%。
扎根楚攀大地护“天路”
长约191公里的楚攀管道,是国家能源战略通道——中缅油气管道的重要支线,这条五彩祥云下的“天路”,结束了攀枝花地区无管道天然气的历史。
楚攀沿线高山峻岭、峡谷险滩绵延不绝,守护好这条“天路”绝不是易事。
西南油气田输气管理处楚攀输气管道管理部以“平安输气,精准服务”为己任,着眼民族团结、着手区域协同,创新实践“油公司”“扁平化”管理模式。依托“党建+”模式,与管道上下游企业、沿线地方政府和村组建立“党建联盟”,经常性开展管道保护知识宣讲,使管道保护知识入心入脑。同时,深化“政警企+民”联动的“大保护”机制,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管道运维的“楚攀路径”。
攀枝花输气站日常巡检
针对人手少、管道长的特点,管理部建立了一支以沿线彝族村民为主体的管道巡护队伍,网格式划分5个巡护段,大幅提升了管护效率。
根扎在楚攀的红土地,心似高原之鹰翱翔。艰辛的付出成就了输气量年年增长。2020年1月,楚攀管道累计输量突破1亿方;2024年12月突破10亿方;2025年8月突破12亿方,12亿方气可替代标煤1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5万吨,助力楚攀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每一方气都在改变生活
大气入攀,为攀西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攀枝花钛白粉生产企业最先从中受益。一个年产钛白粉10多吨的企业,以前每天消耗300多吨煤,煤改气后,热值翻了6倍,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
美利林钒钛新材料股份公司同样是第一批用上管道气的企业,优质清洁的天然气,为这家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8月28日,美利林公司在盐边县钒钛产业开发区,举行攀枝花市钒钛低微合金耐磨铸造产业建圈强链发展大会。
这家企业在稳定的气源保障下,陆续建成年产60万吨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年产30万吨高端钒钛耐磨钢球、年产10万吨高端钒钛耐磨材料等项目,同时,年产1.5万吨高端钒钛耐磨新材料项目也具备开工条件。
美利林公司生产情景
这四个项目的竣工投产,意味着对天然气有更多的需求。攀枝花川港燃气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姚清汉说,美利林公司以前日用气约7000方,新项目投产后,日用气将新增5万方。
民用气同样在不断增长。8月28日,位于盐边县的花城半岛小区,川港燃气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杨志勇,带队对小区内燃气管道进行通气前的安全检查。杨志勇说,8月27日,从安宁工业园区通向盐边县的管道已全线贯通,通气后,盐边县将结束无管道气历史,花城半岛预计9月通气,小区内1000多户住户,将在全县率先用上管道气。
盐边县花城半岛通气前安全检查
位于攀枝花仁和区的铜锣湾小区,许多住户被天然气改变了生活。陈明珍婆婆说,她以前住在华坪主要用电,8月入住铜锣湾,每天用天然气炒菜、烧水,你看气表嘛,才用了17方气。
家住攀枝花铜锣湾的陈明珍喜用天然气
攀枝花用气量连连增长,云南楚雄也紧随其后。
2024年1月,楚攀管道7号阀室实现分输楚雄州永仁县,云南苴蓉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该公司总经理谭轶说,公司每天生产67吨LNG,可满足周边300公里区域的工业和民用用户用气。
目前,楚攀区域燃气管网已超550公里,气化全攀的“一张网”格局正在逐步完善,一幅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综合能源体系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供稿方:西南油气田输气管理处 范照明 牛莉 贾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