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串景,依路兴旅,宝兴交出交旅融合新画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以路串景,依路兴旅,宝兴交出交旅融合新画卷!

2025-09-09 10:5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位于川西生态腹地的宝兴县,正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仅疏通发展“脉络”,更串联起厚重的红色记忆、深厚的文化底蕴、绝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民族风情。“以路串景、依路兴旅”,构建“快进慢游”的交通旅游网络,谱写出“路畅景美、业兴民富”的交旅融合新篇章。

对外大通道:天堑变通途

宝兴县全力推进对外交通大通道建设,打破地理隔阂,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穿越“长征险关”的夹金山隧道建设进展备受瞩目,该项目预计10月前通车。通车后,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1小时缩短至10分钟,有效规避高海拔冰雪天气影响,实现全天候安全通行。这不仅是一条便捷民生通道,更是一条连接长征峥嵘岁月的“时空隧道”,让天堑变通途,使更多游客能够便捷地踏上红色之旅,追寻先辈足迹。

邛芦荥高速是宝兴融入更大区域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环。项目途经芦山、天全、荥经、宝兴等地。建成后,将有效串联雅康高速与雅西高速,结束宝兴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显著提升宝兴外部交通条件和区域交通承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线路有机串联大熊猫文化、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未来溯源熊猫文化、重走长征路、体验藏族风情将更加便捷。

内部循环网:险路成景道

宝兴精耕细作内部路网,打造“一路一景、景景相连”的旅游交通体系,在完善主干网络的同时,着力提升旅游公路品质,营造“在路上即是风景”的体验。

国道351线,也被称为“熊猫奇遇大道”,是宝兴重要的生命通道和旅游通道,正在加快推进沿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提升通行安全性和抗灾能力,保障旅游的舒适度、通达度、安全度。“现在比以前路况好多了,提升改造后更加安全又方便,相信夏天来避暑的游客越来越多。”在硗碛经营民宿的李文杰说。

蜿蜒于高山峡谷间的省道432(宝康路),被誉为“四川版独库公路”。全长81公里,经提升改造,通行条件和观景体验显著优化,成为一条融合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峡谷河流等多样景观的生态旅游走廊。全线铺设为沥青路面,陡峭弯多但路面平整,不再是越野车专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高原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一览无遗,天空湛蓝,远山积雪耀眼,让人沉醉。”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先生赞叹道。随着沿线节点的丰富,更多业态将会融入其中。

全域融合网:交旅焕新彩

“来过很多次宝兴了,现在道路更好,文化底蕴和体验也更深厚。”游客沈女士的切身感受,正是宝兴路网升级的生动注脚。灵关长征大道以红军长征历史为主题,通过沿线景观打造、标识系统建设和历史事件节点呈现,让游客在行车、步行中直观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成为沉浸式红色文化展示廊道。

宝兴持续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提质、服务功能拓展、路域环境美化,将本土文化融入路网与设施建设。在熊猫古城,一座集自驾补给、游客服务、生态教育于一体的熊猫主题综合服务体正在加速成型。这里不仅是能源补给站,更是熊猫文化体验馆,通过互动体验区、主题商品销售区及科普知识展示区,让游客在休息补给时深入了解大熊猫文化,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这里将成为游客畅游宝兴的第一站和重要窗口。”县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路网的畅通不仅连通景区景点,更带动沿线民宿经济、乡村旅游、农特产品销售蓬勃发展,打通群众增收致富通道,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共享发展红利。2025年暑期,宝兴累计接待游客119.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亿元,已成为夏季避暑的热门之选。

未来,宝兴县将紧紧围绕“1345”文旅发展思路,持续完善沿线服务设施、观景平台和营地建设,开发更多主题旅游线路,让每一条道路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助推全域旅游、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纽带,吸引八方来客深度体验宝兴的绮丽风光与文化底蕴,走出一条具有宝兴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供稿方:宝兴县委宣传部 宝兴县融媒体中心 李玲)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