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反向折叠脊柱畸形矫正术在蓉突破禁区 “00后”“折叠男孩”即将重返大学校园
“这不仅是让一名‘折叠男孩’重获新生,更标志着中国在极重度脊柱畸形诊疗领域,为全球同类罕见病例开辟了可复制的救治路径。”
近日,成都京东方医院脊柱外科梁益建团队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反向折叠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将山东男孩姜延琛 180度反向折叠的脊柱矫正约 170度,打破该类病例“手术禁区”的同时,更以创新术式与诊疗体系,为该医学领域方向贡献“中国方案”。
今年 21岁的姜延琛,被确诊为脊柱反向折叠严重畸形,由基因突变引发的罕见性先天肌肉营养不良,这在全球都属首例。自幼年起,他的脊柱逐渐向反方向弯曲拉长,形成“Z”字形畸形,头与脊柱间隙仅一手之厚。
此前,他曾被断言“活不过 13岁”,却靠跪坐听课、趴在瑜伽垫上高考,以超山东二本线近 60分的成绩考入大学。2024年,当他因呼吸衰竭多次昏迷、病情逐渐恶化后,辗转来到成都京东方医院,找到国内极重度脊柱畸形治疗领域权威专家——梁益建。
“患者刚入院时,血液氧含量远低于正常标准,二氧化碳严重潴留,随时可能因血液酸化引发脑水肿、昏迷。”梁益建回忆,姜延琛的病例颠覆了常规脊柱矫形认知:与常见“驼背”(正向折叠)不同,反向折叠的脊柱将胸腔前后径压缩至极致,“从腹部能摸到主动脉,肋骨无法膨胀,膈肌难以下降,呼吸空间等同于‘夹缝求生’”。更棘手的是,姜延琛既往手术破坏了颈椎解剖结构,颈椎前后截断操作需精准避开椎动脉,手术中毫米级偏差都可能致命,“就像在深井里操作,周围全是重要结构”。
为突破这一医学禁区,梁益建团队采用“反向截骨”方案——通过反向截骨将拉长的脊柱矫正为“类驼背”状态以释放胸腔空间。从2024年12月4日到2025年6月25日,分四次手术逐步修复颈椎、胸椎与髋关节,同时联动麻醉、手术助手与器械护士、神经监测三大核心团队全程护航——麻醉团队应对术中循环波动,手术助手与器械护士确保每步操作稳定,神经监测团队实时追踪脊髓功能。
“这例手术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一名患者站直了,更在于为全球同类病例提供了可复制的诊疗路径。”梁益建强调,由于姜延琛的病因是罕见基因突变,此次成功不仅打破“反向折叠人无法矫正”的医学定论,更形成了涵盖“病因评估 -手术方案 -康复管理”的完整诊疗路径。据梁益建透露,将通过国际医学期刊,为全球骨科医生提供可参考的“中国经验”。
姜延琛的“重生之路”离不开康复治疗。“从依靠轮椅到在助行器辅助下独立行走,姜延琛每天都会训练十多个动作,每个都需反复上百次,不少重症患者会找理由放弃,但他从没退缩过。”成都京东方医院康复治疗师杨潇感叹道。
如今,姜延琛即将重返大学校园并备战考研,“和以前的20年分道扬镳,我将迎来新的人生。”他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而这场跨越近一年的救治,更成为成都京东方医院“医疗 +公益”模式的一处缩影。近年来,医院依托“京医有爱健康公益行”系列活动,将脊柱外科、心内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团队送进三州地区,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