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四聚焦”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近年来,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江安县聚焦数字化建设、减负降费、高效服务、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着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2025年1-7月,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1宗,采购预算2037.18万元,成交金额1569.97万元,节约资金467.21万元,节资率22.93%;完成国有资产处置项目8宗,成交金额26.508万元;完成土地使用权出让9宗,成交金额14571.65万元。
聚焦数字化建设,打造智慧型交易平台。一是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依托四川政府采购网一体化平台,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供应商在线下载采购文件、网上报名、网上递交响应文件、在线解密、在线谈判(磋商)、在线报价、网上下载中标(选)通知书,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二是实现国有资产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依托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了网上意向登记,线上缴纳竞买保证金,在线递交资格审核资料,网上报价,限时竞价,网上推送成交确认书。三是实现国有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全流程电子化。依托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土地(矿权)挂牌出让网上报名、保证金缴纳、资格审查、竞价、保证金退还等全流程电子化。
聚焦减负降费,打造惠企型交易平台。一是预留份额。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将预留40%以上的份额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二是评审优惠。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货物、服务类项目,对小微企业给予20%价格扣除。三是取消收取投标(响应)保证金,向供应商免费提供电子采购文件,原则上不收取履约保证金,确需收取履约保证金的,不得超过合同金额的5%,允许供应商自主选择以支票、汇票、保函、保证保险、保证担保等非现金形式缴纳或提交。
聚焦高效服务,打造阳光型交易平台。一是合理设置综合股、交易受理股、交易组织股、交易评审股,各股室各司其职且实行定期轮岗,流程化开展交易受理、交易组织、交易评审、交易监督等各项工作,确保项目交易各环节实现内部相互衔接,权力相互制约。二是对现有交易服务流程及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明确各流程环节的办理依据、责任主体、资料要件、具体程序、办结时限和注意事项,为服务各方交易主体提供了制度和标准保障,实现交易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建立重大项目保障机制。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对面向民生工程、应急保障、工程和服务等重大项目,提供优先进场及“一对一”专人服务,助推项目早开工、早落地。2025年,已开通绿色通道4次。
聚焦廉政建设,打造清廉型交易平台。一是制度保廉,筑牢平台防火墙。按照廉政风险、法律风险、电子化交易平台安全隐患日常排查与一年一次集中排查等工作制度,以及“重要业务2人以上共同办理”等相关工作要求,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岗位及流程廉政风险点评估,针对可能发生腐败的重要工作、重要岗位以及重要环节进行梳理,评估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137项,不给廉政风险留可乘之机。二是教育促廉,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参观春风村廉洁教育基地、观看《人生歧路》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2025年,开展6次警示教育,6次廉政谈话。三是管理促廉,强化风险防控。将直接从事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干部职工作为重点监督对象,通过定期轮岗、廉政谈话等方式,建立预警纠错机制,将腐败苗头性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供稿方:江安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