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 记南充市第四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银奖获得者黄冬春
黄冬春
黄冬春,蓬安春俊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出生于1976年,南充市蓬安县锦屏镇人。先后获得“创新创业劳动竞赛活动十大创业标兵”“南充市第四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银奖”“四川省劳动模范”。
扎根故土,从“雁南飞”到“凤还巢”
2005年,经过县委、县政府多年发展,锦屏镇中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畅通、新村聚居。在福建务工十年的黄冬春回到家乡,他先后创业开饭店、开砖厂,但创业不易。望着中坝村这片千百年来嘉陵江冲击形成河滩地,土壤肥沃透气,平整宽阔,十分适合蔬菜种植。原来机遇就在脚下的大地上,黄冬春决心扎根故土,走出一条自己的农业致富路。
黄冬春和妻子到重庆、山东等全国知名蔬菜基地考察学习,拜师取经。先流转100亩土地,尝试种植大棚辣椒、苦瓜。几年的农业生产让黄冬春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技术,也找到了新的生产方向。
2012年,黄冬春成立了春俊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土地流转面积扩大到400余亩,改种“南充萝卜”,在最初两三年,市场行情不稳定,年亏损二十余万元。但黄冬春不轻易放弃,他坚定地循着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断总结和学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逐渐摸到不同品类的蔬菜产供销变化规律,熟练地掌握了萝卜、辣椒、南瓜等多种蔬菜的种植技术,通过合理安排蔬菜种植茬口,通过错峰上市抢占市场份额,春俊公司产业初具规模,萝卜产量稳步增长。
延伸链条,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黄冬春深知农业并不是简单的行业,农业种植利润薄,波动大、风险大,劳动成本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萝卜产量、质量和销量,就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思路,技术与经营并行,尽量实现全程机械化,减少人力成本,延长萝卜货架期,开拓销路,提高品牌效应。黄冬春从每个生产节点入手,引进了耐热、耐寒、抗病等多个品种,实现一年四茬萝卜种植。购买了集翻耕、起垄、播种、施肥一体的拖拉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机械化率。注册“春俊农业”商标,申请了自家萝卜的绿色食品认证,为提高萝卜商品性,建立蔬菜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引进萝卜清洗、挑选、包装生产线1条,修建保鲜冷藏库600平方米,萝卜初加工率达100%。
联农带农,从“单打独斗”到“共生共赢”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黄冬春的事迹激励了周边村民,他积极传授萝卜种植技术,无私地为菜农共享销售渠道,免费为村民提供机械等各种社会化服务,带动了周边村民种植萝卜。2013年,黄冬春成立了蓬安冬春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506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吸引村民就近务工100余人。建立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4500余亩,搭建大棚500余亩,主要种植优良萝卜、青椒、苦瓜、南瓜、冬瓜等20余个蔬菜品种,年产优质蔬菜10万吨,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北京、广东、重庆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创收外汇1000万元。2024年,以黄冬春为代表的23家白萝卜种植基地整体完成了海关出口备案,面积达15000亩。“蓬安萝卜”认证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黄冬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关心下,在蓬安县发展农村产业,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较大贡献。他以匠心为火,点燃乡土振兴之光;用双手作笔,绘就联农共富长卷,在田野间镌刻下新时代“三农”答卷的铮铮誓言。(供稿方:南充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