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榜样 |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胡馨月:脚踏实地深耕 仰望星空逐光
从初入校园的探索,到收获国奖的笃定;课堂上的专注聆听,到竞赛场的从容应答;从图书馆的埋首苦读,到领奖台的自信微笑;从对知识的懵懂渴求,到对专业的深刻洞察;她一步步把平凡的日子,熬成了照亮成长的光。“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句座右铭,是胡馨月大学生活的生动注脚。它像无声的指引,时刻提醒她:前行既要踏实踩稳脚下路,又要抬头望向远方梦。
初遇大学:在探索里扎根刚上大一,胡馨月和很多新手一样,带着好奇与迷茫。但“仰望星空”的憧憬,让她不愿困在迷茫里;“脚踏实地”的清醒,又推动她主动行动,她没急着追赶所谓的“目标”,而是先“扎根”——加入社团、部门,从学长学姐那儿“挖宝”,打听大学里藏着的比赛、证书。当从外语系朋友处知晓大英赛,她当即约上伙伴奔赴赛场。为备赛,她利用课余时间奋力刷题,分析题型,总结答题技巧,为一道难题琢磨一下午也不放弃,最终幸运拿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三等奖。这一趟,不仅是收获了荣誉,更让她明白:大学的精彩,藏在主动探索里,多认识朋友、多尝试新事,就像打开一个个盲盒,总有惊喜。
在这个过程里,她悄悄“升级”。没同伴闲聊、没外界干扰时,专注能力蹭蹭涨;计划被打乱、难题卡壳时,她也不慌,学着沉住气弥补、解决。抗挫力和韧性,就这样在一次次“闯关”里炼成了。后续她还拿下二乙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每一次备考,都是对着标准读音反复练习,纠正发音、打磨声调,在枯燥的训练里,沉淀出从容应考的底气。
深耕学业:把时光熬成底气
大二起,“成绩要稳住”成了硬指标。胡馨月对自己“狠”了起来,上课积极和老师互动,紧跟知识讲解节奏,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期末全力复习,为保持成绩在专业高水平,她有两个学期,天天早上七点半往图书馆冲,学到闭馆才走。那些日子,图书馆的桌椅、窗外的晨光与暮色,见证着她的坚持。压抑吗?当然!但当努力兑换成学校三等奖学金,当专业排名稳稳靠前,那些熬过的苦,都成了最甜的底气。
她有一套“拆解+复盘”的学习方法。面对繁杂知识,会像拆分拼图般,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备考时按章节、难度拆分知识点,每天专攻一点,稳扎稳打推进;每次考试、作业后,又开启“复盘模式”,细致分析错题,是知识掌握不牢还是考试技巧欠缺,针对性查漏补缺。这套方法,让她在学业深耕里更具章法,把看似枯燥的学习时光,熬成了稳步提升的底气。
她没把自己困在书本里。跟着老师参加四川省动物疫病检验检疫技能大赛,为了在比赛中出彩,她泡在实验室,跟着老师钻研理论、苦练实操。老师专业又硬核的指导,让她学到课堂外的真本事,最终拿下三等奖。在技能大赛里“打怪升级”,课堂学不到的实操本事,全在这儿练会了。
当然成功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四六级备考路上,她也有“苦战”——第一次考四级惨败,她就每天背50个新单词、复习旧词,刷华研社资料、考前刷题,把“错题阵痛”变成进步阶梯。遇到读不懂的文章,就逐句分析、查词记词,把碎片时间也利用起来,刷牙、吃饭时都不忘记单词。最终拿下四六级证书,这一路,她炼出的不仅是成绩,更是和难题死磕的韧性。她还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凭借付出与努力,收获校庆活动优秀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等荣誉,在不同舞台上,打磨自己、绽放光彩。
以爱为桥:把成长变成光
在班级当学习委员,她操心大家交作业、组织学习交流;在学生会学习部,她忙着活动策划、物资整理。这些事儿,让她的组织、沟通能力“起飞”,也让她成了同学眼里靠谱的“馨月姐”。性格开朗、有耐心的她,还爱给同学解难题,就像个“学习小太阳”,把自己的光,分给身边人。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金马先锋班学习,她汲取理论养分,也努力把所学传递,和伙伴们一起成长。在红十字救援技能考核中,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滚烫的爱心,凭借扎实的应急救护知识与娴熟的实操能力,成功通过系统培训与严格认证,荣获红十字救援证书。
青春寄语:别辜负每一份可能
回望来时路,她凭借扎实的努力,收获国家奖学金,这是对她大学时光最好的肯定。她想对学弟学妹说:别让时间荒着!多试试感兴趣的事儿,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学门技能,都去摸摸看;学习别怕犯错,出错正是进步的信号;多和老师同学聊聊,说不定新想法就“撞”出来了。青春这么好,别辜负每一份“可能”,把大学生活过成充实又闪光的模样!
从探索到深耕,从成长到分享,她用行动证明:国奖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新起点。而贯穿始终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让她在无数个日夜的坚持、探索与突破里,把平凡的大学生活,过成了不断追梦、收获满满的旅程。
学校愿大家都能像她一样,以奋斗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把努力熬成光,照亮自己,也给别人添点暖,在大学这片天地里,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供稿方:南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