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双馨 仁心篇① | 锦旗背后,是东部新区慢病管理的民生答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技双馨 仁心篇① | 锦旗背后,是东部新区慢病管理的民生答卷

2025-08-19 16:4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一面写着“百姓健康守护者乡村振兴好村医”的锦旗,被送到了成都东部新区五马桥村村医谢小燕手中。这面锦旗不仅是村民对谢医生个人的感谢,更是对她背后那支高效运转的“四级慢病管理团队”的集体点赞。在这个偏远的村庄,这支团队依托“数字网格化慢病管理”模式,让1426位村民,尤其是145名慢性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安心看病,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五马桥村地处偏远,留守老人多。过去村民看慢性病,路远、抓药难。如今大不一样:有20年基层医疗服务经验的村医谢小燕,在“四级慢病管理团队”支持下成了村民信赖的“健康管家”,她联合驻村书记,定期上门随访、监测、送药、督促用药,让村民的慢性病得到了持续规范管理。

走进如今的五马桥村村卫生室,药品储备充足,这得益于卫生院每周两次的精准配送。村民看病取药半小时内就能完成,医保扫码即时报销。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村里的古家感受尤其深切。70多岁的老年患者,过去常因用药不规范导致病情反复。谢医生和团队多次上门,不仅手把手教会鄢婆婆打胰岛素,还耐心指导所有人规范用药。如今老人们病情稳定,脸上重现笑容。

这份变化让返乡的古爷爷之子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特意定制了写有“百姓健康守护者乡村振兴好村医”的锦旗,送到谢小燕手中。

这一切改变的背后,是一个高效协作的四级慢病管理网络在默默发力。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离不开市、区、镇、村四级慢病管理网络的默契配合,每个层级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托举着村民的健康。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严同专家团队是“坚实后盾”。近两年来,每周六的线上培训和病例讨论从未间断,80余场活动覆盖了东部新区2000余人次基层医护,一点点提升着大家的规范诊疗能力,遇到复杂情况时,这里总有专业的技术支撑。

东部新区慢病管理中心是全区慢病管理的“指挥中枢”,统筹着全区的慢病管理工作。它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搭起信息化管理平台,合理分配资源,还会严格督导考核,让市级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能顺畅地传到镇村,确保全区服务质量不走样。

清风卫生院袁希成、杨敏团队是“运转枢纽”。每周精准配送药品,保障村卫生室药品充足;更打通了关键一环——率先在村卫生室实现医保即时报销,让村民看病时省心又省钱,政策的实惠能直接落到实处。

到了村级,村医就是扎根在村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像谢小燕这样的村医,深度参与区级管理,也积极参加市级培训,在村干部的支持下,精准管理着村里的慢病患者。日常的随访、监测、送药、健康宣教,每一项都做得细致周到,把团队的关怀实实在在送到了每家每户。

在东部新区,这四级力量环环相扣,用日复一日的行动守护着村民的健康,让慢病患者不再为看病犯愁,让健康的暖意慢慢渗透到每个家庭里。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