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墨”们的心声⑧ 强巴卓嘎-2022级-口腔全科
转眼间,口腔全科规培的旅程已接近尾声。回望这两年多的时光,心中更多是一种沉甸甸的收获感。这份收获,绝非个人的独奏,而是深深植根于医院为我们精心构建的成长沃土之中。
初入临床,面对真实的患者和诊疗情境,书本上的知识仿佛隔着一层薄纱。实习到规培这一角色的转化,让刚来三医院的我内心充满忐忑。从仿真模型上的打磨、头模练习中反复的校准,再到老师严密监督下谨慎地尝试基础操作,每一步都循序渐进,让我们避免了因鲁莽造成的失误。在一次次看似微小的成功中,逐渐建立起最初的操作自信。
作为口腔全科规培生,我深刻体会到科室对“全科思维”培养的重视。在这里,我们不被局限在单一的亚专科视野里。规培轮转的设计,让我们得以深入接触牙体牙髓、牙周、修复、外科等各个领域。更重要的是,老师们经常引导我们跳出一颗牙齿、一个牙位的局限。“这个患者的牙周问题,是否可能和全身状况相关?”“这颗牙的缺失,对邻牙的影响有多大?”……以一个又一个的提问带动思维训练,让我明白口腔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成长的道路并非总是坦途。第一次处理一个复杂的阻生智齿拔除病例时,术中的视野受限和骨阻力让我一度紧张到掌心出汗。关键时刻,是带教老师的指导和信任,给了我继续下去的定力。也是在带教老师及护理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学会如何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这些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临床决策的复杂性和医患沟通的艺术。医院提供的,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支持、允许试错、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有力支撑的“安全港湾”。
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传递的不仅是技术,更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担当。这份严谨、包容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带教氛围,是个人成长最坚实的后盾。
被评为2023学年“优秀规培医生”时,感觉惊喜。这份荣誉,是对个人的褒奖,也是对医院、对带教老师辛勤付出的肯定。我深知,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认可。这份荣誉更像一盏灯,照亮了前路,也让我更清晰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在操作的精准度上,在临床思辨的深度上,在沟通的细腻度上,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规培的时光,是在诊室的方寸之地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成长。从最初的生涩拘谨,到如今能相对从容地接诊;从只关注局部病灶,到学会思考口腔与全身的关联🩺;从操作时依赖指导,到逐渐培养出独立判断的意识和能力……每一步微小的进步,都离不开三医院这个平台的滋养和老师们的悉心浇灌。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怀着敬畏之心,珍惜在医院的学习机会,在老师们的引领下,努力精进技术。我期待,能将在这里汲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转化为未来服务每一位患者时的专业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