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犬并肩作战 共同书写一段传奇——记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警犬技术中队中队长罗孝友
2008年1月,罗孝友穿上警服的那一刻,未曾预料到自己会与一群特殊“战友”结下不解之缘。作为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警犬技术中队的中队长及警务技术二级主管,罗孝友的从警生涯由刑侦一线延伸至警犬训练领域。
十七载从警岁月中,罗孝友用8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人与犬并肩作战的传奇。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不仅让他实现了守护平安的理想,也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上演了由不解到理解的温情故事。
实现理想与警犬共赴使命
2017年,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筹备建立警犬基地的消息传来,罗孝友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了首批警犬训导员。面对这份需要全天候待命、与犬只形影不离的职责,他展现出了超凡的毅力。从挑选犬种到基础服从训练,再到搜爆搜毒专业技能及实战模拟演练,他像对待孩子般耐心雕琢每一只警犬的潜能。
8年间,罗孝友成功训练出5只警犬,这些警犬在侦查破案、追踪搜捕、物证搜索、巡逻搜爆等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犬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三心”训犬法。首先是爱心,罗孝友认为,“要让警犬先喜欢你,才能开展更多互动。真心对它好,它就会以积极态度回应。”其次是耐心,训导员不可急于求成,训练时应向警犬传递正面情绪,让它们在训练中感到快乐,并期待下一次的训练。最后是细心,理解警犬的身体语言,才能更好地控制和辅助它们,挖掘其潜力;全面掌握警犬的特性,才能在训练中因材施教,实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罗孝友坚信:“警犬训导中,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警犬的技术能力的上限,取决于训导员的能力。”这些“无言战友”与他共同参与了4次国家级安保任务,侦破了20余起重大案件,在遂宁的大街小巷留下了超过1500次的巡逻足迹,还凭借敏锐的嗅觉帮助找回了9名走失的老人和儿童。当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警犬基地被公安部评委“成绩突出集体”时,罗孝友深知,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与警犬共度的日夜,是汗水浸透的训练场,更是对“警察”二字最生动的诠释。
天平倾斜自古忠孝两难全
荣耀背后,是家庭天平的倾斜。罗孝友的妻子和孩子常常面对没有他的餐桌,因为他不是在基地训练警犬,就是在外地执行任务。
“我老婆常说,你一天陪警犬的时间比陪娃儿还多,你就和它一起过日子就行了。”罗孝友说,警察工作具有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特点,家人一开始对他的不理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陪伴缺失。
以前的刑侦工作忙到很少回家,本以为转岗后会轻松一点,没想到却更加忙碌了。警犬训导员的工作除了日常训练外,还包括专业培训、专项行动、值班、加班及执行紧急任务等,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与警犬相处,以增强警犬对自己的信任,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孩子的家长会、父母的寿宴、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总是缺少罗孝友的身影。那些年,家庭聚会总少一人,生日祝福常在电话里,家人的抱怨像藤蔓般生长:“你选择了警犬,是不是就不要这个家了?”
2020年10月16日,罗孝友携警犬“凯”到云南省瑞丽市执行“断卡”任务时,他的爷爷病危并于次日去世。为了执行好任务,他没有请假回家见爷爷最后一面。每每回想起此事,罗孝友都会感到愧疚。
警徽闪耀赢得理解和支持
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一次次新闻报道,以及公安机关开展的一次次警营开放日活动,为罗孝友的家人带来了了解他工作的契机。罗孝友的家人走进警营,深入了解他的工作内容,成为了打开理解之门的钥匙。
在这里,他们目睹了罗孝友跪地给警犬处理伤口时的专注,目睹了搜爆犬准确找出藏匿的模拟爆炸物,听到了警犬如何找到失联老人的故事,第一次读懂了这份工作的重量。那一刻,他们才真正明白,警察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远超想象,那些曾经的不理解在事实面前烟消云散。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让罗孝友的家人意识到警察工作的意义重大。他们内心的自豪感逐渐取代了之前的不满,理解了罗孝友不仅仅是在从事一份职业,更是在履行一种责任与担当。
从刑侦尖兵到警犬训导专家,从家人眼中的“工作狂”到并肩作战的伙伴,罗孝友的故事折射出千万警察家庭的缩影。当警犬“十五”在夕阳下跃过训练场的栏杆,当妻子、孩子和他视频连线时说出夸赞,罗孝友终于明白:真正的守护,不仅是破获案件时的雷霆出击,更是让家人在理解中收获安宁,让警徽在温情中愈发闪耀。(来源:四川法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