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专栏 | “墨墨”们的心声①​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师节专栏 | “墨墨”们的心声①​

2025-08-12 17:0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规培成长路——从医学生到临床医师的蜕变石纳-2022级-内科

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领奖

作为一名刚刚结束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年轻医师,回顾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时光,内心感慨万千。

规培不仅是医学知识的积累,更是临床思维、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全面塑造。在这条成长路上,有迷茫、有汗水,更有蜕变后的坚定与从容。

刚进入规培时,虽然在学校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面对真实的患者、复杂的病情,仍感到手足无措。记得第一次在消化内科值班,遇到一位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尽管书本上的“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流程”背得滚瓜烂熟,但真正面对时,仍会紧张到心跳加速。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快速评估病情、规范处理流程,也逐渐明白——医学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责任与担当的体现。

规培初期,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写病历、开医嘱到与患者沟通,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打磨。带教老师的严格要求让我养成了严谨的习惯,而患者的信任则让我更加明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分量。

规培中期,我开始独立管理病人,也逐渐体会到临床工作的复杂性。曾有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反复感染住院,治疗效果不佳。起初,我只关注血糖控制,却忽略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上级医师提醒:“治病更要治人”,这让我学会了如何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培养敏锐的临床思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在一次次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中,我逐渐学会抽丝剥茧,从纷繁的症状中抓住关键,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规培后期,我逐渐从“跟在老师身后学习”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住院医师”。记得有一次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夜班,接诊了一位重症肺炎疑似合并急性心梗的患者,在迅速完成心电图、心肌酶、动脉血气等检测后,我第一时间联系心血管内科急会诊,最终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三年的规培让我从“医学生”真正蜕变为“医生”。

这段成长路上,最想感谢的是医院的带教老师们。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以言传身教诠释医者仁心。同时,也要感谢并肩作战的规培伙伴,彼此的鼓励与支持让这段旅程充满温暖。

规培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新征程的开始。医学之路漫长而艰辛,但每一次成功救治患者的成就感,都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未来的行医路上,我将继续以敬畏之心对待生命,以谦逊之心精进医术,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技术的优秀医师。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对所有规培医师说:“规培是磨砺,更是财富。愿我们不忘初心、在医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专业与热忱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