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金口河区:永不“换防”的老兵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乐山市金口河区:永不“换防”的老兵

2025-08-11 18:5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四川乐山金口河区新市街农贸市场已渐次苏醒。晨曦微光中,“芮毅超市”的玻璃门准时推开,一位腰杆挺直、精神矍铄的老者望向门外拖着菜筐匆匆赶早市的乡邻们,手中的热水壶喷吐着氤氲白汽,散发出融融暖意——这一幕,对退伍老兵张和来说,已是熟悉而温暖的日常。

四十年党龄,从战场烽烟到这方小小柜台,“为人民服务”的滚烫初心,在这份无声的守望与准备中始终澎湃不息。

烽火淬炼,他是战友的守护者

时间回溯至1983年,年轻的张和带着满腔热血从河北入伍,成为一名肩负重任的通讯兵。“那会儿全国全军搞演习、铺通讯网,我们在密林深谷间穿行。”他摩挲着泛黄的军装照片,记忆清晰如昨。

然而,紧急调令划破和平——通讯建设未竟,他所在的部队便受命挥师南下,奔赴炮火连天的云南老山前线,投身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严峻考验。

“我那时已经是班长了,”张和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班里的战士们一个不少地带回来!”作为通讯骨干,他在炮火中守护着指挥链路畅通,荣立三等功。

张和(二排左二)参军风采展示。金口河区烟草专卖局供图

可老山战区经年累月的潮湿阴冷,无情腐蚀着他的身体,心脏不堪重负,体内的心脏起搏器至今已更换三次,每一次搏动,都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为国坚守、历经生死的壮阔岁月。

脚踩泥泞,他是乡亲的主心骨

硝烟散去,使命不移。脱下军装,张和毅然回到了养育他的故乡金口河区,担任永和镇新乐村村支书。身份的转换,未曾更改他为民服务的深厚底色——邻里间起了纠纷,他耐心调解,在沟通中促进和谐;村中偶有纷争冲突,他居中调停,用情理化解干戈。

然而考验接踵而至,一场特大暴雨席卷村落,洪水肆虐导致粮田尽没。危急关头,张和的呼喊在风雨中响起:“快快快,水漫上来了,来几个人跟我一起去抢救物资。”他顶着雨,踩着泥泞的胶鞋日夜巡察,有序组织志愿者抢运物资,帮助周边商户减少损失。

当冰冷的积水没过小腿,全身湿透,他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抢险最前沿。“洪水面前,干部就得是乡亲们的主心骨。”质朴的话语,道出的是基层党员对人民群众沉甸甸的赤诚承诺。

便民驿站,他是群众的连心桥

时光流转,为民服务的阵地也在悄然迁移。

2009年,张和的“芮毅超市”在新市街农贸市场门口开张营业。这里人声鼎沸,尤其清晨时分,常有前来卖菜的老人步履蹒跚。那时即便还未加入便民服务点,店里那壶滚烫的热水,却早已常年准备着。

张和为老年人指导在线支付操作。金口河区烟草专卖局供图

当金口河区烟草专卖局号召零售户建设便民服务点时,张和没有丝毫犹豫,成为最早响应的零售户之一。自此,超市前的方寸之地,化作了一座坚实的“便民驿站”。

——卖菜老人们常来店里,通过微信扫码兑换现金零钱。

——风雨突至,超市的屋檐成为路人温暖的临时港湾。

——灼人的烈日下,一杯杯甘洌的免费饮用水,无声传递着贴心的关怀……

张和为群众提供休息场所和免费饮水服务。金口河区烟草专卖局供图

“烟草公司搭了好台子,我们老党员更要带好头。”望着店外那一个个蹒跚的身影,张和的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服务群众是本能,是责任,是从入党那天起、四十载初心不改的担当。”

一枚党徽,四十载岁月磨砺。从金戈铁马的战场到阡陌纵横的田间,再到萦绕着人间烟火的市井柜台,岗位在变,“舞台”在变,张和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从未改变。

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壕,还是服务乡邻的小站,他以一位老兵永不换防的姿态,始终如一地守护着那份“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信念,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赤诚篇章。

他壶中的热水依然滚烫,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