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8.3% 全市第一!
一个亮眼的经济数据,把峨边推上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顶流”位置。根据初步统计,峨边彝族自治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3.5亿元、同比增长8.3%,比全市平均增速(3.0%)高5.3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1。
立足年中看全年,峨边8.3%的增速不容小觑。一座地处小凉山彝族地区的边远县城,如何突出重围,在全市经济大盘中实现增速“领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奔涌
提早谋划、尽早着手、干在实处。今年以来,峨边锚定“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工作要求,坚持“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持续推动工业稳步发展。
早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峨边就立下全年GDP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的“军令状”。
县域强不强,关键看产业。聚焦先进材料、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6大主攻方向,今年,峨边新开工商舟舟锣鼓坪磷矿等13个产业项目,实施恒业硅业等11个技改项目,启动重要矿产资源初级产品供给基地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
抢抓国家利好政策机遇,在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编制2025年项目实施、项目前期、重点任务“三张清单”,年度投资68.8亿元,其中87个项目进入国家重大项目储备库,入库量、金额分别居全市第2位、第3位。
预算55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围绕中央、省级预算内、“两重”“两新”等投向,编制262条向上争取政策包,包装生成183个项目,争取到位资金4.9亿元。
得益于工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峨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向高而攀。
潜能持续释放,招商引资捷报频传
“狠抓招商、精准招商”是峨边向外传递的强烈信号。
7月16日,峨边在西南交通大学举办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论坛暨招才引智活动,现场与北京港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恒麓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达成合作,集中签约3个项目,总投资超12亿元。
“我们创新推行‘1465’招商体系,形成‘链长+链主+链载地+链专班+链小二’的全周期推进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一盘棋’作战格局。”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钱旦阳说道。
县领导躬身入局“主战”在前,重点招商部门精准发力“主攻”突破,审批要素部门高效协同“主援”保障,其他相关单位主动作为协同推进,峨边已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联动的招商合力。
目前,峨边重点在谈项目15个,总投资194亿元。上半年,已正式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达58亿元,集中攻坚数字经济和文创旅游产业,注重资源利用转化和传统产业技改提升,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势能集聚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产业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峨边在大抓招商、狠抓项目的同时,也在对营商环境“精耕细作”。
8月5日,明达实业特种合金先进材料综合利用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场景。
“从项目筹划到后期实施,当地党委、政府迅速成立了前线指挥部项目专班,为我们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高效推进。”四川明达集团董事长助理汪小兰说。
和汪小兰一样感受到“效率更高”的,还有四川省峨边国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明涛。
“从选址、规划、手续审批直至建成投产,县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很快便见到了实效。”杨明涛说,现在企业已经顺利投产,预计实现年产值2亿元。
窥一斑而知全豹。如今,峨边每个重点项目都配备了“一名领导牵头、一套专班跟进”的服务团队,及时协调解决了用地、用工、手续办理等堵点问题。
“我们现在是多到现场看情况、少在办公室等汇报,真正做到干实事、求实效。”峨边彝族自治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皓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更优的环境、更实的服务,让更多企业在峨边放心投资、安心发展。(供稿:乐山市融媒体中心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