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兴带动百业兴 激发南充嘉陵新活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兴带动百业兴 激发南充嘉陵新活力

2025-08-05 16:5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山水相依的嘉陵城区(资料图)。嘉陵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7月30日,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七届九次全会在嘉陵会堂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嘉陵区委书记张青松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关于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宜居新嘉陵的决定》。

全会指出,嘉陵要立足自身实际,务实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提高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现代化宜居新嘉陵的增长引擎;要提升文旅产业服务品质,激发现代化宜居新嘉陵的市场活力;要完善文旅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增强现代化宜居新嘉陵的内生动能。

非遗传承展魅力文旅融合底蕴深

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始终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深度融合,以系统性保护夯实根基,以创新性活化焕发新生,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文化兴盛与乡村繁荣交相辉映的画卷。

近日,在嘉陵区文化馆的培训教室内,嘉陵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华江正仔细示范,学员们一边目光紧紧追随着老师的指尖动作,一边用手中的红纸和小剪,尝试着复刻出老师手中精美的纹样。环顾教室四周,墙壁和展示架上摆满了各种剪纸作品,这里已然成为剪纸艺术的微型展厅。

近年来,嘉陵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2024年,嘉陵区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累计演出171场次,观演群众达80000人次;2025年以来,嘉陵区文化馆常态化开展“非遗六进”活动,开设了书法、蜀绘、剪纸等免费艺术培训班,已培训学员200余人。创编以桑茶文化为主题的精品舞蹈《维桑与梓》,亮相2025嘉陵春江闹元宵展演并广受赞誉。

全会强调,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实施“非遗四川·百城百艺”转化利用工程,推动嘉陵剪纸、高跷狮舞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进景区、进街区、进校园,全力支持桑茶制作技艺、蛴蟆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非遗影响力。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开展文物普查认定,加强七宝寺、田坝会馆等文物保护利用。实施文艺巡演等惠民活动,结合丝绸文化、孝道文化等打造文化驿站、文化广场等文化空间,构建城乡“十五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吴季蟠故居、南充革命遗址等红色革命资源,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文化游精品线路,提升革命文化传承弘扬水平。

同时,要强化乡村文旅品牌创建,鼓励具有自然禀赋和文化资源特色的乡村发展休闲旅游,支持大通镇弥陀院村、车水湾村等村落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支持双桂镇三龙场村争创天府旅游名村。丰富乡村文旅业态,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稳妥发展田园民宿、景观农业、休闲农业等经济,积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支持举办赏花摘果、捉鱼钓虾等体验活动,打造一批特色体验村庄。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利用乡村文化文物、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农产品等资源开发乡村文旅商品。

彩绘添彩引客来文旅融合魅力增

嘉陵街头,一幅幅色彩明快、内容鲜活的墙绘点缀着城市角落,不仅丰富了街景风貌,更以独特魅力吸引市民、游客驻足。

7月25日,在嘉陵区都尉路二段,只见一面面文化墙正变成“悟空”和它师傅的专属舞台,生动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为这片街区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

背靠着一面面别出心裁的彩绘墙,拍照留下独特记忆,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在都尉路二段的不二选择。“我是在公众号上看见‘悟空墙’的,一看就在我们南充,赶紧过来打卡了,这个故事真的很治愈。”顺庆区居民蒲虹颖说。市民胥洁也不由得赞叹:“这个彩绘墙太棒了,随便一拍都是大片,非常喜欢。”

除了都尉路二段,在紫府路、南虹路等地也随处可见内容丰富的彩绘墙。传统文化、街头创意……他们既传递传统故事又展现现代艺术。据了解,自2023年起,嘉陵区就以彩绘这个新元素点亮街区,在紫府路绘出560多平方米彩绘。今年以来,嘉陵区持续开展城市“微改造”“微更新”,除了已经完工的“悟空墙”,还有20处超100幅分散在嘉陵区大街小巷的墙体彩绘相继完成。街头的彩绘墙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连接艺术与旅游、文化与商业的桥梁。它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城市风貌,也让街道成为艺术长廊,为城市带来更多温度与活力。

全会要求,要创新文旅消费新场景。实施文化赋能城市更新,推动文峰片区等城市更新和文旅拓展,支持白马湖水街、中虹国际等建设文旅特色街区,培育区域文旅热点。依托碧桂园凤凰酒店、白马湖公园等场景,举办婚恋交友、集体婚礼、草坪婚礼等主题活动,全面激发婚庆婚恋市场新活力。鼓励本地企业参加或举办促销活动,常态化举办燕京啤酒节、孕婴童博览会、家居建材节等特色活动,聚集消费人气、拉动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假日经济、电商经济、票根经济,持续开展“五一嘉年华”等系列消费周、消费月活动,定期举办“嘉有好物”等直播活动,依托黄金江岸开展小型音乐节、戏剧节等演艺活动,延续消费热度。依托嘉陵现有特色彩绘、城市标语等网红打卡点,积极开发微短剧、微视频等数字创意产品,打造短视频拍摄基地。依托黄金江岸一期、文创苑等沿江节点,做优城市旅游,开发演艺、餐秀、电竞等文旅新产品,丰富夜秀、夜娱、夜展等文旅新业态,建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依托文创苑现有基础,发挥科技企业行业龙头优势,打造线下实体景区与线上数字空间,构建“文旅+科技”的元宇宙产业融合生态圈。

赛事搭台聚人气文旅融合活力涌

当助残公益跑的爱心火炬在嘉陵江岸传递,当足球健将在“嘉超”赛场挥洒汗水,当马拉松跑者穿越桑蚕丝绸工业旅游长廊,一组组跃动的剪影正诠释着“以赛促兴”的嘉陵实践。

在区委全会指引下,赛事经济作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落子,正全面激活这座滨江新城的产业脉动与幸福基因。

7月25日,在“嘉超”足球决赛现场,区教育系统与龙蟠镇9:8的进球大战,更记录下火花街道办3:2力克南湖街道办的巅峰时刻。这场持续25天、16支队伍参与的全民赛事,仅是嘉陵赛事经济的一个缩影。

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强化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推进体育场地改造提升和功能配套,结合城市更新补齐全民健身设施,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引进和承办川渝街舞大赛、武术比赛、南充市“铁人三项”、南充市马拉松等省市重大体育赛事,举办“嘉超”“健康跑”等体育竞技项目,推动形成覆盖一年四季、吸引不同人群、拉动多元消费的赛事矩阵。发展壮大赛事经济,引育赛事运营、体育装备、户外用品、运动培训等产业,构建涵盖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的体育赛事全产业链生态。

2025年迎新健身跑已率先示范——2000名选手在8.8公里滨江赛道上竞速,竞技组与健身组双轨并行;常态化举办“嘉超”、嘉陵“村BA”等群众性体育项目,发展壮大体育产业;特殊人群普惠化,“全国助残日”期间举办的“为爱奔跑”公益跑,联动60余家企业赞助50万元,1200人用脚步丈量黄金江岸,善款全部注入残疾人专项基金。嘉陵正以赛事为媒,将“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融合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

在嘉陵区的战略蓝图中,赛事经济是建设现代化宜居新嘉陵的重要引擎。区委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生态。白马湖水街文旅街区借赛事人流打造“赛后经济圈”,燕京啤酒节、孕婴童博览会等特色活动持续引流;依托顺成纺织、汇源果汁等企业开发体验式、交互式旅游产品,推动“嘉陵制造”通过赛事窗口走向全国。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