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京东方医院成功开展钇[90Y]微球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手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都京东方医院成功开展钇[90Y]微球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手术

2025-08-05 14:5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日前,成都京东方医院普通外科联合介入科成功开展钇90 SIRT技术(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成都京东方医院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院也成为四川省第三家能开展该技术的医院。

(手术专家团队)

多科联动两次闯关

57岁的冉先生(化名),于今年5月在当地医院检查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Ⅲa期,经当地医院评估失去传统手术机会。正当冉先生绝望之时,其家属了解到成都京东方医院可以开展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的消息给了他一线希望。

5月29日,冉先生来到了成都京东方医院,和普通外科聂彬主任就钇90治疗技术进行了详尽的交流,打消了心中的顾虑,重拾起生活的信心。经完善相关检查后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由普外科、介入科、肿瘤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消化内科组成的钇90治疗团队进行MDT讨论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6月9日,为其进行“锝99MA-cc mapping模拟术”时,发现患者存在肝内动静脉瘘、术后SPET-CT验证肺分流率高达23%,超过安全阈值(小于20%),不能进行钇90治疗。

冉先生唯一的希望再次被浇灭,其家属找到专家团队,希望能找到降低肺分流的办法,为后期做钇90治疗创造条件。普外科再次组织院内外专家就患者mapping情况商讨对策,一致认为通过介入手术封堵肝内动静脉瘘可以降低肺分流指数,但不确定能否降到安全阈值(小于20%),同时行肝动脉药物灌注控制肿瘤生长。以上方案征得冉先生及家属同意后由介入科宋锦文主任医师为患者实施了“肝内动-静脉瘘封堵术”及“肝动脉药物灌注术”。

7月19日,冉先生再次入院行“锝99MA-cc mapping模拟术”,术后经核医学科SPET-CT验证其肺分流率降至8%,符合安全阈值。当冉先生得知该消息后热泪盈眶,再次看到了希望。随即钇90治疗团队再次启动MDT多学科讨论评估,制定处方剂量。

(手术团队仔细查看CBCT影像)

7月27日下午,钇90手术按计划进行。在钇90治疗督导专家曾英琅教授现场指导下,由介入科联合普外科手术团队共同实施,将导管通过股动脉精准送至肝动脉肿瘤供血分支,按术前处方剂量,精准注入钇90树脂微球。历时44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曾英琅教授现场指导)

(钇90药物推注)

术后,经核医学科PET-CT检查验证为冉先生注入的钇90树脂微球充分进入到预定病灶,与术前的模拟评估一致,表明钇90树脂微球沉积于肿瘤的效果达到预期,目前冉先生已顺利出院。

(术后PET-CT验证图片)

“小核弹”新选择

目前,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术,已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治疗超15万人次。中国大陆于2022年获批使用该技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大型三甲医院具备开展钇90手术的技术和资质,而该技术在成都京东方医院的落地,也必将为该地区肝肿瘤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1.什么是钇90树脂微球?

钇90微球注射液是一种肝癌治疗药物,由载有放射性核素钇90的树脂微球构成。树脂微球的比重与血液相近,可随血流进入肿瘤内,实现肿瘤内放疗。

2.什么是选择性内放射疗法?

选择性内放射疗法(selective internal radiotherapy,SIRT)是指钇90微球精确到达肝脏肿瘤内进行的内放射治疗,它利用了肝脏肿瘤的独特供血结构。正常肝组织主要由门静脉供血,而肝肿瘤由肝动脉供血,将钇90微球注射到肝动脉,微球会选择性进入肿瘤,避免损伤肝脏,一方面阻断肿瘤供血,另一方面释放高能量β射线杀死肿瘤细胞。SIRT治疗方案由多学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量身定制”,是一种微创、精准、个体化治疗方式。

钇90树脂微球内放射治疗术适应人群有哪些?

1)早期肝癌患者的根治性治疗;2)中期肝癌患者的降期治疗,为外科手术切除或肝移植创造条件;3)晚期肝癌患者(伴门静脉癌栓)的姑息性治疗;4)潜在可手术切除,但剩余肝体积不足患者的治疗:通过放射性患侧肝叶或肝段消融让正常肝体积增大达到手术条件。5)联合系统抗肿瘤治疗增强疗效。6)肝继发性肿瘤的治疗:如结直肠癌、神经内泌瘤肝转移的治疗。

供稿:成都京东方医院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