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身边 | 西充县人民医院冯浪花:十分钟问诊里的中医温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医在身边 | 西充县人民医院冯浪花:十分钟问诊里的中医温度

2025-08-04 15:0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利落的短发,架着透明镜片,说话声音温柔,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初见冯浪花医生,很难想象这位看起来如此年轻的医生,已在临床一线默默耕耘近二十年了。

作为南充市西充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的主任医师,冯浪花医生的诊室总是充满“家”的温度:面对病人,她像亲戚般亲切,耐心倾听、细致交流,哪怕是碰上上了年纪、描述病情时唠唠叨叨、颠三倒四的患者,她也始终面带微笑,没有一丝不耐烦。

冯浪花在外参加培训

十分钟“慢”问诊疗愈身心

“中医首先是关注‘人’,而不仅仅是某个病症。”这是冯浪花一直秉持的核心理念。正因如此,她的问诊时间总是很长,平均一位患者要看十分钟。一上午三十位病人看下来,常常要到中午。

这十分钟里,她不仅细究病症,更关注病人的整体状态、情绪起伏和生活习惯。面对老年人反复的诉说,她耐心倾听,没有一丝不耐烦;针对习以为常的“养生误区”,她温和而坚定地科普正确的营养与用药知识;对慢性病患者的焦虑,她总能给予心灵的抚慰,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和正确用药、健康生活的知识,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家常话般的交流中。

冯浪花在诊室问诊

她心里清楚,治病不光要治身体,更要“调心”,身心一起治疗,才是中医的精髓。有一位常来看病的老患者感慨道:“听冯主任讲完话,我这心里一下子就舒坦了,病好像都轻了三分!她就跟我家里人一样懂我。”

预防是筑牢健康防线的关键

“预防大于一切,治未病是根本”——这是冯浪花坚守的行医之道。她坚信,只要把小病认真看好,大病就没有了滋生的土壤。

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她尤其注重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前期干预和健康知识宣传,努力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凭借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的扎实功底和多年基层经验累积,冯浪花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

冯浪花为病人治疗

她尤为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肺病(如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调理)、脾胃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证。对于多种慢性、疑难疾病,她更善于运用中药进行整体调治,改善体质、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融合探索疗法

冯浪花在中西医融合应用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她特别认可西医精准的检验技术,在抗感染、处理急症的时候,充分发挥西药见效快的优势。而在核心诊疗上,她则突出整体辨证、个性化施治的中医特色。她开的药方从不死板,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症状和病程,灵活地把经方和时方结合起来,只为追求最适合患者个人的治疗效果。

她常提醒患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中医在整体调理、改善体质、防治慢性病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但中医不是神话,医生更不能被神化。指望一两副药就药到病除是不切实际的。认真看病、坚持治疗,达到稳定良好的效果才是我们的目标。”持续的学习交流,特别是中医方向的培训,不断滋养着她的整体观思维,让她能将中医智慧更精妙地应用于临床。

冯浪花在外参会

作为西充的女儿,也是医院培养出来的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冯浪花对这片土地和医院满怀感恩。刚参加工作时的青涩和不被信任,让她特别理解年轻医生的不容易。现在,她不光用精湛的医术守护患者健康,还主动把适合年轻医生专长的病例推荐给他们,为后来的医生铺路搭桥,传承医者仁心。

这份专业、温情和责任感,造就了独特的“冯氏就诊现象”:在其他科室患者按病种选科时,冯浪花的诊室却鲜有“初诊患者”。这里的病人大多是通过口口相传而来——老张的慢性胃炎调理见效了,就带着失眠的老伴来;李阿姨的咳嗽治好了,又推荐女儿来看月经不调。一家老小的健康需求,常常就在这样的信任传递中,自然而然地汇聚到冯浪花这里。

冯浪花的健康小妙招

饮食是基石,均衡多元,五味调和,养护脾胃,避免辛辣生冷无度;作息是良药,起居有常、规律作息,为健康筑基;运动是活力源,勤于户外,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畅达气血;情绪是晴雨表,心境平和,尤其老年人,切忌大悲大喜,情志舒畅则脏腑安和。

在西充县人民医院,冯浪花用她日复一日的十分钟问诊,丈量着生命的温度,践行着“治未病”的中医智慧。她以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的专业水平、省级学会理事的学术视野和中医人的仁心厚度,扎根基层,守护着千家万户最平凡也最珍贵的健康期盼。她的诊室,如同一个温暖的坐标,无声地诉说着:名医就在身边,健康守护,贵在坚持、预防与融合之道。(供稿方:西充县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