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十五岁运动少年手术后重返健康
15岁的涵涵活泼好动,喜欢打篮球,结果一次意外摔倒导致右侧肩关节脱位,虽经手法复位治疗后好转,却开启了长达一年多的“脱臼噩梦”,右侧肩关节反复脱位20多次,期间曾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肩关节镜手术治疗,但术后仍然多次出现肩关节脱位。
由于关节脱位频频复发带来的疼痛和举手、抬肩等行动的恐惧感,给涵涵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严重不便,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家长带着涵涵找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关节·足踝副主任暴丁溯副教授。
经详细检查,暴丁溯副教授发现涵涵右侧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术后再脱位、冈上肌损伤修复术后再撕裂、右肩陈旧性bankart损伤(指盂唇前下方在前下盂肱韧带复合体附着处的撕脱性损伤)、右肩Hill-Sachs损伤(指肩关节前脱位时,肱骨头后外侧与肩胛盂前缘撞击导致的压缩性骨折)……属于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体征明显、症状严重。
术中图片
对涵涵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暴丁溯副教授团队决定为涵涵实施关节镜下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肩袖损伤翻修手术,采取游离髂骨移植技术修复关节盂骨缺损,后期经过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涵涵的肩关节功能逐渐恢复。出院之际,涵涵和家长特意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此后,涵涵的肩关节未再出现脱位的情况。
“肩关节就像是一个高尔夫球座(肩胛盂)托着高尔夫球(肱骨头)。若球座边缘碎裂(骨缺损),球很容易滚落。轻微碎裂时可用胶带固定(软组织手术);但若缺损超过1/4,胶带就无效了,必须用自体骨块“修补球座”,这就是髂骨移植的核心目标。”暴丁溯说。
髂骨移植被称为“肩关节稳定术的天花板技术”,尤其适合青年运动员、肩关节盂骨缺损大于一定比例的患者。术后患者可如常打球、游泳,职业运动员甚至能重返赛场。
肩关节游离髂骨移植技术通过解剖重建骨性阻挡,成为治疗复发性脱位伴肩关节盂骨缺损大于一定比例患者的“金标准”。关节镜技术进步与缝线固定系统的创新(如双袢双锚钉、四点防旋),显著提升了手术精准度与患者康复体验。对于患者而言,该技术意味着更持久的稳定性和更小的功能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