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3800亩花椒红透山野,“麻香经济” 绘出乡村振兴实景图!
在四川汉源,七月的乌斯河镇,海拔1700至2100米的高山梯田里,3800余亩花椒迎来了丰收季。一串串饱满的花椒压弯枝头,椒农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摘,山野间飘满独特的麻香。
漫山红果挂枝头 椒农丰收笑开颜
走进乌斯河镇万里村,连片的花椒林把连绵山头染成红色,微风拂过,椒香沁人心脾。
椒农蒋群莉正带着几十名采椒工人在林间忙碌,一串串颗粒饱满、油亮浑圆的花椒挂满枝头。
“今年气候适宜,花椒颗粒的油包包鼓鼓的,颜色也红,正是采摘的时候。”蒋群莉介绍,自家种了四五十亩花椒,预计要采近一个月,“今天来了60多个工人,今年能收4万多斤花椒。”
采摘工人万闰莲也笑着说:“今年花椒品质、颜色、产量都好,采摘起来也顺手。”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个忙碌的身影上。
路通业兴有底气 品质过硬赢市场
丰收的果实能顺利变成收入,离不开越来越好的基础设施。蒋群莉对此深有感触:“政府帮我们把上下两条路都修通了,万里村一到七组全联通,上面通皇木镇,下面通马托村。不管是收购商上门,还是工人来采摘,都特别方便,真的感谢政府。”
道路通了,花椒的品质更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蒋群莉底气十足:“我们的花椒经过汉源县花椒局实地考察、取样检验,品质是过硬的,有质检报告。颜色好、颗粒饱满、油包足,麻度和香度都经得起考验,大家可以放心采购。”
深加工+电商拓宽致富路
为了让花椒产业更稳,蒋群莉和乡亲们还探索起转型升级。如今,万里村不少椒农家里都有了烘干设备。刚摘的鲜花椒带着露珠倒进设备,经过精准控温的热风循环烘干,一天就能变成色泽深红、麻香浓郁的干花椒,方便储存,放一两年都不变色变味。
“我们想着谋条新出路,就自己买设备加工。可以卖鲜花椒也可以卖干花椒,多了份保障。”蒋群莉说。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椒农们的销路更宽了。蒋群莉和当地多数椒农一样,学着在抖音等平台宣传,“现在大家都在网上宣传,得跟上时代。平台上很多外地朋友要汉源花椒,我们产地直接发货,一件代发,从田间直接到餐桌,他们方便,我们也省时。”
红金铺就振兴路 产业兴旺乡村活
产业兴则乡村兴。乌斯河镇依托高山生态优势,围绕“汉源花椒”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把特色产业做深做实。目前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3800余亩,预计总产量约228万斤,产值有望突破2960万元。
这一串串火红的花椒,不仅鼓了椒农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乌斯河镇,一幅由“麻香”绘就的乡村振兴图景,正愈发清晰。(供稿方:汉源县委宣传部 汉源县融媒体中心 李杰 黄星蕾 潘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