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立体山水间的“千亿密码”—— 解码中国县域经济的西部样本
在成都平原西北部,龙门山的雪线与城市的烟火在此交汇,3000年建城史的底蕴与千亿产业的活力碰撞出独特的“彭派”气质。彭州,这座被湔江堰活水滋养、与三星堆文明同脉的城市,正紧紧围绕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总体定位,以迈进“千亿城”、聚合“百万人”、成就“副中心”的发展目标,书写着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的精彩答卷。彭州的发展之路,藏着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突围的深层逻辑。
百强县的“数字密码”
从经济数据看彭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彭州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亿元、达到714.6亿元,稳居成都8个县市新城第一,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继续在全省128个县市中保持第一,连续4年成功入围全国百强县市榜单。
到2027年,GDP总量突破850亿元,全国百强县排名前进6位;园区营收省级均达800亿元、市级均破100亿元,R&D经费达8.8亿元。
到2029年,全面实现“千亿城、百万人”目标,进入全国百强县前80;园区营收省级均破1000亿元、市级均超150亿元,R&D经费达14.3亿元。
“六个一”的“特色优势”
从产业优势看彭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随着成都市召开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及《成都市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印发,彭州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迎来了新的机遇。
彭州聚焦强产、聚人、兴城三个重点,以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四川彭州经济开发区2个四川省级园区和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龙门山旅游度假区2个成都市级园区为载体,以“六个一”特色产业为产业基础,突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彭州表达”。
“一桶油”——西南地区的“能源保障”。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的管道中,奔涌着西南地区的能源脉动。作为成都唯一化工园区,坐落有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炼化一体化项目—四川石化,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的年生产能力,每年生产出高品质汽柴油350万吨、化工原料300万吨,保障了成渝地区45%的汽柴油、全川85%的航空煤油和西南地区60%的化工基础材料。将为各类能源化工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完整的产业配套、广阔的区域市场,让彭州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化工创新的“新核心”。
“一罐气”——绿色发展的“彭州方案”。川西气田这个全国唯一位于超大城市中的千亿方级天然气田,可年产天然气近20亿方,每年留存10亿方优先用于支持彭州产业发展和能源需求,点亮了企业低成本发展的路径。在氢能赛道上,年产能超18万吨的成都氢谷,已成为四川省最大、品类最全的氢源制备基地,将为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领域的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场景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平台,让彭州成为西南地区氢能产业的“策源地”。
“一副药”——四川中医药的“产业集群”。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的现代化厂房里,川芎等道地药材通过数字化提取技术焕发新生。在这里,培育出了四川省第5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成功吸引4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入驻,带动聚集医药健康企业超300余家,孕育出10个年销超亿元的中药单品,占据四川半壁江山。在这里,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国内首家现代中医药概念验证中心、中医香疗大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28个研发平台的有效联动,让传统药方与现代科技碰撞,让彭州成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首选地”。
“一片天”——产业发展的“新质赛道”。龙门山的山脉间,无人机勾勒出“低空经济”从概念到现实的发展轮廓。成都唯一的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天空之眼”,建成了80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的无人机专用飞行空域,建成全国首个服务无人机适航审定的公共平台—湔江实验室和全国首个“无人机展销中心”,在西南地区率先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54条、站点42个,初步实现了无人机从“造出来”“飞起来”“用起来”到“铺开来”的全产业链发展。同时,彭州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新型军用航空发动机专业维修及再制造基地—丽春航空动力小镇,落户北航成都研究院、先临三维等一批上下游企业和研究机构,让彭州成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一篮菜”——菜篮子里的“全球生意”。清晨5点,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货车长龙,揭开“全国蔬菜交易量第一”的面纱。600万吨蔬菜、200万吨水果、600亿元交易额的背后,是75列“东南亚—濛阳”专列年运36.2万吨水果的流通效率,东南亚热带水果24小时端上成都餐桌。成都国际铁路港(濛阳辅港)集疏运功能提升项目正在火热建设,建成后预计发运量将达265万吨/年,让彭州成为国际物流的“新极核”。
“一金山”——绿水青山的“彭州表达”。在彭州,“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意转化成为生态经济的价值。这里山川、河流、丘陵、平原地形地貌俱全,海拔落差高达4300多米,一年270多天可见的雪山;900平方公里的龙门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大熊猫国家公园等5个国家级自然资源品牌、3个4A级旅游景区和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60家特色民宿,康养疗愈等沉浸式“文旅+”新场景的持续打造;“天府药市”“龙门越野”“天彭牡丹”“蔬式生活”4大跨界融合垂类IP的培塑,将进一步推进文商农旅体深度融合发展,让彭州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表达”。
尊重重商的“彭州温度”
从营商环境看彭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成就企业、一呼百应”是彭派营商环境的宗旨。“24小时在线的市领导微信群”里,企业诉求秒级响应;“湔江茶叙”的圆桌旁,政企围坐破解发展难题。彭州的服务密码,藏在这些细节里!
聚焦“降本增效”,彭州围绕帮助企业降低“物流、资金、能源、人力、时间和制度”六大成本,实现综合资金使用成本下降15%、用电成本平均下降10%、用气成本平均下降7%、用水成本平均下降5%。
聚焦“企业融资”,彭州联合四川省级、成都市级国有公司联合组建4支产业基金,总规模达45亿元,还上线了“蓉易享”“满园贷”等政策、金融服务,从初创期的“天使轮”到成熟期的“上市辅导”,全程“陪跑”企业,帮助企业从“幼苗”长成“大树”。
聚焦“纾困解难”,彭州构建了“湔江茶叙”政企交流机制,创建了由市领导做群主的30余个企业服务微信群,24小时不间断地为企业服务。彭州市民营经济(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一站式”服务,推动87项涉企审批事项下沉至产业园区,就近为企业提供产品注册、生产准入等审批服务,让政企实现零距离沟通。
聚焦“礼遇人才”,彭州创新推出了《礼遇企业十条》,持有礼遇卡可享受“三免七有”服务(即:高速免费行、公交免费坐、车辆免费停,贡献有奖励、服务有温度、沟通有效率、住房有保障、消费有折扣、健康有管家、家属有优待)。同时,彭州还出台了一系列聚焦人才引进、人才发展的政策,让人才在彭州更好施展才华。
战略叠加彭派之城的未来蓝图值得期待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成都市委、市政府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相关决策部署下,彭州提高站位、创新发展,建强成都都市圈绿色制造北部基地,协同提升蓉北区域要素集聚力和辐射影响力,促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双向融合,持续擦亮“彭派生活”名片,加快打造成都都市新消费旅居目的地,全力建设成都北部市域副中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贡献更多彭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