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生态田园·有机西充”
莲池镇天兴桥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资料图)。衡欢摄
7月30日,中共西充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西充县委关于锚定“生态田园·有机西充”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西充建设的决定》《中共西充县委关于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特色文旅体验区的决定》,全面阐释和系统部署县委“1545”发展思路,具体回答了新征程上高质量建设“生态田园·有机西充”“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抓工业建设“先进制造集聚区”
炎炎夏日,走进临江新区西充片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先进制造(真空)产业园、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等园区,只见一辆辆运输车往来穿梭,塔吊的“钢臂”画出弧线,车间里焊花飞溅,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下线的“西充造”被送往全国各地。
产业为本,工业当家。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将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建设作为全县发展的“头等大事”“一号工程”,加快建设进度,做优园区平台,招引企业入驻,打造制造业集聚发展主阵地。
上半年,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完成主体建设,双创孵化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公租房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新增工业用地面积367亩,新建标准化厂房6.1万平方米,新拓展园区面积930亩,鹭鸶大道(南段)隧道全线贯通。以新区为引领,上半年全县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0.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8%。全县制造业投资增速83.7%,居全市首位。
“西充要实现振兴崛起,必须毫不含糊大抓工业、大抓制造业。这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在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西充县委书记何鹏字字铿锵,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全员抓工业”理念,坚定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以临江新区西充片区为主要载体,全力构建具有西充特色优势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全会通过的《中共西充县委关于锚定“生态田园·有机西充”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西充建设的决定》更是为西充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工业加速提振攻坚行动,建设“先进制造集聚区”。做强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质发展食品医药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氢能等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做优“1+3”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先进制造(真空)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抓实做细重点产业“链长制”“千名干部助企服务”等机制,优化完善“惠企通”“政策计算器”等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工业企业产能利用提升行动,推动力量向工业汇聚、政策向工业聚焦、资源向工业倾斜,让制造业成为西充发展的坚实支撑。
稳农业建设“全域有机示范区”
近期,正值水稻拔节孕穗关键期,在古楼镇耀钻(四川)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水稻基地,成片稻田身着“绿装”,长势喜人。
“最近我们趁着天气好,抓紧进行人工除草、生物除虫。”基地负责人何奕宣介绍,今年基地种植水稻、大豆、油菜等近1000亩,依托西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支撑,种植有机富硒大米、有机控糖大米等新品种。
基地采取涵盖土地改良整治、水稻种植、过程监管、智能化收割烘干储存、大米加工及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模式,建设有机田园综合体。
“有机”是西充的靓丽名片。如今,西充建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20个、面积28万亩,有机认证17万亩,注册有机商标85个,有机认证品种110个,有机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有机产业成为推动西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建设“全域有机示范区”,争创“中国有机第一县”,西充将牢固树立“全域抓有机”理念,深化有机食品供应地、有机标准策源地、有机文化传播地、有机生活体验地建设,推动有机面积稳步扩增、有机产品量质齐升、有机品牌持续擦亮、“有机+”产业深度融合、有机生活蔚然成风。重点抓好中国(西部)有机红薯博览园、青狮粮油现代农业园、占山—莲池有机生活体验带、国道212线万亩有机蔬菜示范带、龙滩河—金太线有机柑橘产业带建设,聚力做好有机企业基地提档升级,有效建好有机产品溯源管理体系,切实用好“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办好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让“有机西充”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亮标识。
强三产建设“特色文旅体验区”
盛夏时节,张澜故里景区内,连片的荷花恣意绽放。荷塘一侧,西充“家风馆”四季开放,让党员干部感受先贤家国情怀,浸润古今优良家风。
“花开故居,赏莲倡‘廉’。这里每一个故事都是优良家风和廉洁文化的体现。”张澜故居管理所所长马玉竹介绍,家风馆展陈名人家风实例100余个,内容涵盖中国传统家风家训、共产党人家风传承以及西充忠义文化等,是该县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等活动的重要基地。
位于莲池镇的特色宠旅经济也在悄然兴起,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新的样板。
在莲池镇天兴桥村,川东北民居掩映在绿树繁花间,院墙上五颜六色的动物墙绘栩栩如生,村落内可爱的萌宠追逐嬉戏。游客们携宠出游,在该村品稻田火锅、体验非遗技艺,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
从曾经的“空心村”到现在的“网红村”“治愈小村”,天兴桥村的振兴源于该村返乡青年杨兴和他带领的“老疯杨”团队。依托治愈人心的动物救助和乡村生活短视频,“老疯杨”收获“粉丝”达1400万。
在党建引领下,“老疯杨”团队充分利用乡村现有资源,建设以研学农场、农事体验、民宿接待、营地烧烤、田园音乐会等时尚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农旅产业园,动物救助、电商直播和农文旅产业三大板块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了线上“流量”变线下“留量”,丰富该村旅游业态的同时,带动灵活就业3000余人次,帮助村民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使乡村“颜值”变富民“产值”,也让无数游客走进乡村,爱上乡村。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对西充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此次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西充县委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特色文旅体验区的决定》,既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谋划,也是对加快建设特色文旅体验区的具体部署,更是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推动县委“1545”发展思路落地落实的具体行动。
下一步,西充将塑造“生态田园·有机西充”特色文旅品牌,着眼当前以人间文旅、人情文旅、人性文旅为主要需求的情绪价值追求,加快建设张澜故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地、有机休闲旅游度假地、全国携宠旅游目的地三大文旅名片,加快打造特色鲜明、业态多元、体验一流的文旅消费新高地。全会还明确西充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总目标:到2027年,文旅品牌塑造更加响亮、文旅产业特色更加鲜明、文旅融合业态更加多元、文旅服务供给更加优化,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10亿元、120亿元,特色文旅体验区初具影响。到2030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健全,特色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文旅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地位更加凸显,成为高品质特色文旅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