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仪陇:体育+激发城市活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南充仪陇:体育+激发城市活力

2025-07-31 11:0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参赛队伍展示风采。马永红摄

开幕式文艺表演。马永红摄

乒乓球比赛。马永红摄

篮球比赛。马永红摄

射箭比赛。马永红摄

开幕式现场。马永红摄

7月26日,南充市第六届残运会暨第一届特奥会、川渝片区特奥运动交流活动在仪陇圆满落幕。作为东道主,仪陇县扎实推进各项筹办工作,精心做好赛事组织和赛会保障,确保了赛事安全、顺利、精彩呈现。

本届残运会,仪陇66名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角逐聋人篮球、射击、游泳、田径等项目,共斩获27金、21银、8铜的优异成绩。这次体育赛事既是全面展示仪陇残疾人体育运动事业成效的重要窗口,也是仪陇推动“体育+”融合发展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彰显人文关怀 厚植体育发展沃土

仪陇代表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该县残疾人体育事业长期以来的深厚积淀与蓬勃发展。一直以来,仪陇县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构建起了涵盖康复、教育、就业、文体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作为东道主,仪陇将承办本届残运会暨特奥会视为光荣使命和发展契机,历时3个月精心筹备,在赛事组织、场馆升级、服务保障等方面倾注全力:安排7家定点酒店,组织150余名志愿者提供贴心服务,全面优化场馆及酒店无障碍设施,县人民医院派驻医疗专班全程保障,严格把控餐饮安全……30个部门通力协作,打造了一届安全、文明、节俭、温馨的体育赛事。赛事的高水准组织,不仅为残疾人运动员搭建起了追逐梦想的舞台,更向川渝地区充分展示了仪陇这座城市的温度以及举办大型赛事的强大实力。

举办这次赛事,是对仪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的检验,也是仪陇残疾人事业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仪陇积极构建覆盖全域的康复网络,实现县乡村三级康复服务无缝对接,3年投入近千万元救助500余名残疾儿童;大力推动文体设施向基层延伸,在文星镇、新政镇离堆社区等地建设残疾人健身示范点,并积极开展“体育复健进校园”活动。此次仪陇代表团以56枚奖牌总数取得全市第三的优异成绩,正是仪陇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的有力印证。

公共体育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筑牢公共体育服务根基。目前,仪陇县已建成2000余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5平方米,近30个乡镇实现健身中心全覆盖,“15分钟健身圈”触手可及。据了解,2026年仪陇将实现全县37个乡镇(街道)多功能运动场、健身中心全覆盖。完善的设施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数据显示,2024年仪陇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30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40%以上。

借力赛事东风 做好“体育+”融合文章

乘着办赛东风,仪陇文旅市场收获了流量,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赛事吸引了南充本地、广元、广安、重庆、巴中等地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1200余人齐聚仪陇,直接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等消费。“仪陇是一座红色文化厚重、热情有温度的城市。”广元市代表团团长赵匀菲说。

7月22日下午,线上同步直播开幕式,由文艺工作者和残疾人朋友共同带来的精彩演出,吸引了省内外网友点赞评论:“太精彩了,看得我热泪盈眶!”“好感动、很受鼓舞!”“生命之翼、逆风飞翔……”。

以赛为媒、以赛兴城。一直以来,仪陇坚持做好“体育+”融合文章,将赛事“流量”持续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从承办国际拳王争霸赛、国际女子篮球四强赛、全国顶级排球篮球联赛到承办省级篮球体操等赛事再到承办市第七届运动会、市残运会、县内层出不穷的体育健身活动,近年来,仪陇的公共体育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公共体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体育事业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该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多元的赛事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更让仪陇的“德乡”品牌声名远扬。

27枚金牌闪耀着残疾人事业进步的光芒,900余名运动员的到来丈量着“体育+”融合的深度。承载着红色底蕴的仪陇,也在激昂的体育强音中,找准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让体育运动为城市发展赋能。

“我们将持续办好应季应景的赛事活动,力争打造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品牌,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益,进一步促进体育深度融合发展。”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