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营山:以实干之笔绘民生幸福画卷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以提升群众幸福感、增强百姓满意度为工作导向,把转变工作作风与促进发展有机结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部门联动聚合力守望城市烟火气
“老板,6号桌来盘炒粉,少放点辣椒,顺便整瓶冰镇啤酒来!”
“好嘞,马上就到!”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营山县城望兴路的夜市(俗称“西城夜市”)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叫卖声、锅铲碰撞的铿锵声、烤串冒出的“嗞嗞”声交织成一支欢快的市井交响曲。
热闹的“西城夜市”。
“每晚都忙得脚不沾地,生意好时可以挣1000多元,最差也能卖800多元。”王凤兰和家人在这里经营着一个自助冰粉的摊位,不仅没有摊位费,生意还不错,她显得安稳踏实又无比满足。
近几年崛起的西城片区,人气不断汇聚。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周勇介绍,为了解决市民需求,规范市场行为,今年6月,该局顺势而为,选定了望兴路一处近千平方米的空旷地带作为临时夜市,供商贩们夜间摆摊售卖。“依据不扰民、不影响交通、无安全隐患的原则,划定地点、规定时间经营,给市民们提供了便利,也给流动商贩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作风之变,不仅重塑了部门形象,得到了商贩们的认可,更赢得了民心。“与其强硬管控,不如主动服务。”周勇深有感触。
据了解,夜市运行期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不仅派出4名工作人员引导商贩们规范从业,还派出环卫工人在夜市定点清除垃圾,夜市关闭后用垃圾清洗车对地面进行冲洗,热闹过后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
有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牵头,县级各部门纷纷沉下身子,加入这支“服务”队伍: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在夜市周边马路上增设并划定停车泊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和监督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县公安交警大队派出民辅警维持周边交通秩序;朗池街道做好市场经营主体的登记,让经营主体“进出有序”;翠屏社区每晚都派出工作人员解决摊贩的临时需求……多部门协同织就的服务网络,让夜市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
“变堵为疏,让利于民,既汇聚了人气,又盘活了经济,还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我们将在县城培育出更多的‘西城夜市’,让城市升腾起更多的市井烟火气息,守护好万家灯火。”周勇表示。
干群同心克时艰守护一方安澜
“本以为这次门面又要被水淹,没想到只是虚惊一场!”7月8日的一场大雨,让木垭镇农贸街一超市业主苟伟心有余悸。
苟伟说,瓢泼大雨下了整整六个小时,但门店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关键在于反应及时、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该镇党委书记何振华说,在收到暴雨蓝色预警后,木垭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体镇干部马上到岗到位,共同应对这场强降雨。
在休假的镇应急办主任魏小东收到预警信息后,从外地驱车匆匆往回赶。
车窗外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雨水模糊了魏小东的视线,村道公路两旁的树枝抽打着他的车身,每行驶一段路程都显得愈发艰难,终于在7月8日凌晨4时,他赶到了隐患最严重的木垭镇库湾村。
魏小东(左)在雨后同村干部一起排除险情。
“暴雨前就转移了部分村民。虽然部分交通中断、道路垮塌、山体滑坡,但老百姓都安然无恙。”魏小东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从库湾村回到镇政府已是清晨7点多,魏小东换下早已被雨水淋湿的衣服,草草扒了两口饭,又下到各村开展抢险工作去了。
统计数据显示,本次的强降雨过程中,木垭镇铜鼓村雨量最大,达到246.2毫米。收到暴雨蓝色预警信息后,驻铜鼓村第一书记张乐立和队员们立即联系村内唐家沟水库的管理员一道开闸放水。第二天上午,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去查看水库水位时,发现水位已迫近警戒线。
回想起这场大雨,张乐立仍感到后怕,唐家沟水库下游的兴盛社区居住着万余名居民,而社区河道的泄洪能力有限,“幸好处理及时。要是出大事,那损失不可估量!”
在这次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救灾中,木垭镇全体镇干部深入居民家中,雨前精准预判转移群众,雨中坚守观察险情,雨后积极开展抢险工作,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由于处置得当,除4间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的房屋垮塌,多处山体滑坡阻断交通等外,全镇无一人员伤亡。
干部带好头,群众也加油。令人动容的是,木垭镇各村(社区)居民还自发组织起来抢险自救。耳岩村村道公路旁山体滑坡,垮塌的泥土堆积路面,阻断了交通,暴雨过后,该村村民谷小琼、朱先文等扛起铁铲、扫帚,把公路上的泥土清理后,再将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筑巢引凤优服务千方百计促发展
“公司注册、办理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四川欧伦德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金一鸣说,公司线上向县行政审批局递交了办理证件所需资料,第二天,县行政审批局的工作人员就把办理好的证件和刻好的印章送到了公司,而且还不收一分钱,让他真切感受到“营山速度”。
“以前只是听说营山的营商环境不错,这次亲身经历,营山人办事效率真是杠杠的!”金一鸣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今年营山招引的企业之一,四川欧伦德机械有限公司5月份落户营山经开区,在获得县政府提供的5000平方米过渡厂房后,该公司便马不停蹄地进行装修,7月已正式投产。
“以前,企业有需求才来找我们,现在,我们当好‘店小二’,主动上门询问需求,为企业纾困解难。”营山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唐嘉耀说,一旦有企业落户,他们就安排企业服务专班的工作人员蹲点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截至7月26日,不仅四川欧伦德机械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四川顺赢蔚莱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也已完成设备调试,其他企业也都拿到了县政府提供的过渡性厂房,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装修。
“今年6月,蹲点四川欧伦德机械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反馈企业将要投产,我们便着手收集该公司的用工需求,联合县就业局提前为企业招揽人才,目前已为该公司招到近20名工人,解了‘开工即缺人’的燃眉之急。”唐嘉耀说。
“我们广泛发布企业用工需求、收集工人就业需求,采用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看企择岗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和工人提供精准服务。”县就业局局长郭乔良说。
据郭乔良介绍,为当好企业与劳动者的“红娘”,该局制定了《3个“1+1”招工服务模式保用工促就业》方案,每周二、周四、周日晚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带岗,为求职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我们还把直播间搬进企业、走进生产车间,点对点进行直播带岗。”郭乔良说,直播带岗方式的不断翻新,也让求职者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企业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方便求职者应聘相应的岗位,“今年上半年的一次直播带岗活动,就为四川省荣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来了百余名工人。”
县就业局举行的大型招聘会现场(资料图)。营山县就业局供图
除“云端”招工外,今年,县就业局在绥安街道办事处、绥山广场的零工市场等地举行了50多场线下招聘活动,让企业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洽谈,大大增加了企业与工人双向选择的成功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赢得了群众的拥戴和信任。他们冲锋一线,用实干担当生动诠释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根深蒂固并开花结果,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基层扎下了根,干部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营山县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