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菌”变成金,林下种“药”富乡村​——记四川九凯农林科技释放森林“四库”新质生产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点“菌”变成金,林下种“药”富乡村​——记四川九凯农林科技释放森林“四库”新质生产力

2025-07-25 10:4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破晓采鲜:竹林“珍宝”破土,村民笑逐颜开

破晓时分,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石桥铺镇高兴村顺天寨,竹林间雾气氤氲。村民躬身拂开落叶,一朵朵灰紫色菌帽的赤松茸破土而出。村民们小心采下装筐,脸上漾起笑容:“家门口干活,一天120元,日子比这鲜菌还香甜!”

采摘的鲜菌菇

在川东地区,赤松茸采摘季通常在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在四川九凯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竹林深处,一簇簇赤松茸如繁星点缀。这是村民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他们穿梭林间,麻利采收这些“竹林珍宝”。每天清晨,超过1500斤鲜菌通过冷链物流直供沿海高端市场,剩余则烘干储存。

“林下基地菌类鲜货每斤20至80元,干货可达280至650元,气候环境良好时收益可观。”公司董事长曾祥国手捧一株菌柄洁白、菌帽饱满的赤松茸介绍道,“关键是用竹林抚育的废弃竹材做基料,不施肥、不打药,还原了原生态的绿色山珍本味。”

林下掘金:“竹+”循环盘活资源,赤松茸打开“钱库”

大竹县拥有40多万亩竹林,是川东竹资源富集地。过去,传统竹产业面临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困境。2021年9月,在当地政府与林业部门支持下,四川九凯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瞄准竹林经济转型。曾祥国带领团队在石桥铺镇、永胜、安吉、朝阳等地流转近7万余亩林地,创新推出“竹+”循环模式:将抚育废竹粉碎转化为赤松茸生长基料,实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循环。

“‘竹+’赤松茸产量高、市场好、收益大,特别适合竹林下种植。”曾祥国说。2022年初,在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指导下,九凯公司试种50亩赤松茸喜获成功,亩产高达1200-1500斤,产值达2.4-3万余元。这一突破为40多万亩竹林找到了高质量发展新路。随后,公司逐步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余亩,并引入竹荪、马桑菌、猴头菇等多品种食用菌,实现四季产出。

图为技术人员正在培育室调整设备

科技赋能:金松茸破技术瓶颈,森林“碳库”增效益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在石桥铺基地,九凯公司通过精准控制湿度、温度、光照,创新采用“有机土+树枝覆盖”基料配方,成功培育出“中菌金球盖1号”金松茸,克服了人工栽培瓶颈。2024年5月,巫溪县天星乡寒峰村首次试种该品种即获丰收。“每亩日产约70斤,累计采摘超2000斤,产销两旺!”寒峰村党支部书记刘应海兴奋地说。

科技赋能更延伸至森林“碳库”建设。在九凯公司加工车间,竹材余料经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变身清洁能源;废弃菌棒处理后还田成有机肥;林间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达州市林业部门高度评价:“九凯模式将‘储林’与‘储碳’有机结合,为森林四库建设提供了可复制样本。”2023年,达州市完成营造林25.9万亩,森林碳汇能力显著增强。公司还投入3000万元建设竹笋、食用菌和生物颗粒加工车间,将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图为种植的黄柏和草珊瑚

复合经营:林药轮作厚植“宝库”,多元融合激活乡村

除林菌产业外,中药材种植是九凯构建森林“粮库”的另一支柱。在高兴村顺天寨基地,林下空间被科学规划:黄柏、太子参、黄精、草珊瑚等药材种植达6000余亩。公司采用“以短养长、三产融合”策略,形成食用菌与药材轮作的四季生产体系。“这季赤松茸5月中旬采收结束,就轮种竹荪菌和中药材,提高土地利用率。”曾祥国介绍。林药复合经营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空间利用效率提升40%以上),更促进了生态平衡:喜阴的草珊瑚在竹荫下茁壮,黄柏、黄精等根茎类药材与菌类形成互补根系。

产业融合释放更大价值。在石桥铺基地,九凯公司将林下食用菌产业与文旅休闲结合,游客可穿行竹林体验采菌乐趣;就近兴办的农家乐飘出菌菇宴香气;竹笋饼、松茸粉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曾祥国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公司年产值达3600万元,其中林下食用菌每亩收入1-3万元,森林真正成为可持续的“绿色钱库”。

联农带农:“绿色钱库”惠万家,青山变金山

产业兴旺最终落脚在惠农富农。在石桥铺镇高兴村顺天寨基地,100多名村民长期务工。一张姓村民夫妇一边分拣金松茸一边说:“两人务工一年能领3万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整个石桥铺基地,九凯公司带动20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

通过“基地+专合社+农民”模式,九凯构建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可获得林地流转租金、务工工资、合作社分红等多重收益。“只有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乡村振兴才有持久动力。”曾祥国强调。基地建设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该公司于2022年,顺天寨竹产业基地获评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2025年荣获省级林下食用菌示范基地,目前,正在争创省级园区。

图为颁发的荣誉牌

更深远的变化在发生: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农家乐、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涌现;公司基地新建道路20余公里,实施竹林改造8000余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未来可期:品质铸就竞争力版图扩展谱新篇

行走在顺天寨竹林间,脚下腐殖土松软,眼前赤松茸破土、黄精长势喜人。曾祥国俯身测量赤松茸菌柄长度,叮嘱技术员:“湿度和基料配比再优化,品质才是核心竞争力。”九凯公司正将林下经济版图从大竹向整个川东扩展。

竹林深处,机器轰鸣,将竹废料转化为清洁能源;电商基地内,年轻主播热情推介松茸粉与竹荪干货。森林作为“粮库、钱库、碳库、药材宝库”的多元价值,在此源源转化为振兴乡村的新质生产力。

(供稿:大竹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