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稻浪共织景:麻柳镇的工农文旅融合"新密码"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钢城稻浪共织景:麻柳镇的工农文旅融合"新密码"

2025-07-24 16:4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川渝万达开统筹发展的版图上,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镇正书写着"钢与稻"的融合篇章。这个既是"秦巴钢城"又是"川渝粮仓"的小镇,2025年以21.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61.63亿元规上工业产值的亮眼成绩,成为区域发展的醒目坐标。

钢花与稻穗共舞:产业集群撑起发展骨架

走进麻柳智造城,三大百亿级项目的引擎正全速运转——达钢搬迁升级项目全面投产,四川星空钠电两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四川中基导电炭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能源化工、先进材料、新型储能"主导产业集群初具规模,60.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为这片土地注入强劲动能。

而在厂区之外,2万亩辣椒基地红浪翻滚,9900亩水果产业带果香四溢。达州椒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的200余亩土地上,60名村民日均挣得80元工资,年增收可达2万至3万元,村集体经济通过入股分红创收5万余元,公司年营业额已超5000万元。

车间与田埂相连:民生福祉绘就幸福底色

产业的蓬勃发展,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方大达钢厂区提供的3000余个就业岗位,让星空钠电等项目周边村民务工收入年均增长1.8万元;梁家坝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5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5万元,全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757万元。

惠玛特生活超市文员孔东照感慨:"刚嫁到麻柳镇时,推着婴儿车都费劲。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顾家人,刚好赶上了麻柳经济飞速发展的好时候。"这样的变化,源于2600余户家庭受益的老旧小区改造,6所升级改造的校园,创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的镇中心卫生院,以及95%的供水普及率和93%的燃气普及率。

钢城与粮仓交响:工农文旅融合打开新局

工业的硬核与农业的质朴,在麻柳镇碰撞出别样火花。斑竹园农家小院的筱雅因方大达钢落地而返乡创业,如今农家小院年收入15万,成了城里人逃离喧嚣的好去处。这正是麻柳镇打造"工农文旅融合示范"的生动注脚。

按照《麻柳镇关于加快建设‘工农文旅·安逸麻柳’的实施方案》,当地正以方大达钢园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开发"工业研学+科普旅游"线路,培育文博游、康养度假游、红色游、工业游、乡村游、赛事演艺游等"六游"业态。从钢铁车间到辣椒田垄,从农家小院到科普场馆,全域旅游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麻柳镇党委副书记李远超表示,下一步将奋力打造"经济百亿镇、全省百强镇",让"川渝粮仓、秦巴钢城"的名片更加鲜亮,为"冲千亿创国开"贡献麻柳力量。在这片土地上,钢花与稻穗共舞,车间与田埂相映,正奏响一曲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乐章。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