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镇”当时丨翠屏区金坪镇:“一核一新四园”规划布局 四大主导产业串珠成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奋进“镇”当时丨翠屏区金坪镇:“一核一新四园”规划布局 四大主导产业串珠成链

2025-07-24 16:4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围绕镇域经济发展,立足生态底色、产业基础、人文环境等实际情况,明确了镇域经济“一核一新四园”总体布局,开启了工业、农业、服务业、现代物流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序幕。

金秋大道

山林的药香:从荒坡到药园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金坪镇青叶村的山林里已经人声鼎沸。几十名工人踩着露水钻进林子,把齐腰深的杂草砍倒、归堆、搬走,从车上搬下一捆捆的虎杖苗,依次栽种在大树底下。

工人往山林里搬虎杖苗

这片3600亩的山林,涉及一步滩、菜子、金龙、金堂等村。“最开始一两百人满山清理杂草和枯枝败叶,披荆斩棘干了几个月。”四川宜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勇站在山林小道上,指着密密麻麻的虎杖树苗说,“你看这生长劲头,成活率能到99%。”

山林里长势良好的虎杖苗

2024年以来,罗勇通过流转、合作的方式,获得了上述4个村3600亩山林的使用权,加上他2023年在青叶村流转的1300亩土地,目前种植中药材面积已达4900亩。2024年,公司实现年产值1200万元。土地流转有租金,进山干活有工钱,村民们干起来也劲头十足。

晾晒中的丹参

虎杖喜半阴半阳的环境,罗勇就顺着它的性子,在树林底下搞“林药套种”。这种仿野生种植模式,把闲置的林下空间全盘活了。这片林子也成了翠屏区规模最大的仿野生种植基地。但虎杖要四五年才能收成,罗勇坦言,这期间的投入全靠最初在青叶村种植的丹参撑着,靠“以短养长”的方式循环周转。

村小教室地板上晾晒的丹参

记者在青叶村闲置的村小里看到,正在晾晒的丹参占满了教室的地板和楼道的扶手,紫褐色的根茎上还沾着泥,晒得半干的丹参散出淡淡的药香。“一亩鲜货可以收获1.8吨丹参,初加工后能卖出1万余元。”罗勇拿起一根丹参说,“得先晒两三个月,再烘干24小时后进行切片,一点也不能偷懒。”

“三年要扩到两万亩。”罗勇望着远处的山头,那里的荒坡正等着栽下新苗。风穿过树林,带起了药香,也带起了村民的期盼。

坡地结蓝果:从农田到产业链

金坪镇菜子村的坡地上,一亩亩蓝莓苗排得笔直。这片1000亩的土地,是四川蓝小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冲去年7月通过土地流转拿下的。短短一年时间,徐冲就种植蓝莓300多亩。蓝莓园常年有二三十名村民务工,每天工钱80元。

蓝莓基地

“不光种蓝莓,还要种700亩中药材。”徐冲指着远处的山坡说,那里已经栽上了柴胡和川红花。他的规划里,500亩蓝莓、700亩中药材只是起点,最终目的是拓展基地,实现蓝莓种植面积三年达到三万亩,带动群众就业。同时,进行蓝莓深加工,打造产业链,开发蓝莓干、蓝莓果汁、蓝莓果酒等产品。

菜子村蓝莓基地

徐冲表示,明年,蓝莓基地就将大规模结果,预计届时将实现亩产值1.8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

工地上的蓝图:从空地到产业园

“这边将建五粮液高温制曲车间,那边将建中药材加工厂……”在银昆高速象鼻站出口不远的空地,金坪镇一步滩村的干部手拿着规划图向记者介绍道,“挨着高速公路,货物进得来、出得去。”

五粮液高温制曲产业园一期效果图

前不久,金坪镇与四川翠汇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翠屏区金坪镇创新智链小微产业园冷链仓储物流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协议的签署,代表着金坪镇创新智链小微产业园真的来了。

据产业园城市设计规划显示,金坪镇小微产业园坚持以产业为先导,集聚多元产业类型,联动周边产业组团,形成翠屏区大产业格局里的核心集聚点。主要发展高温制曲生产加工、装备制造、中药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

中草药加工产业园区效果图

金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规划800余亩,近期开发450余亩,已引入五粮液高温制曲、国家电网、仓储等项目。远期开发350余亩,计划招引农产品加工和智慧仓储物流等产业。产业园的建成,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提振镇域经济。

金坪新貌:从点到面的共富图景

金坪镇的版图上,“一核一新四园”的规划将全镇的产业串珠成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带。

陈绍光烈士纪念园

“一核”即金坪镇小微产业园,由一步滩小微产业园和金堂小微物流园组成。“一新”即场镇一年一更新,切实提升场镇居民现代化生活条件。“四园”即中药材蓝莓现代农业园、绍光村红色农文旅融合园、环金秋湖茶旅融合园、一步滩公铁物流园。“一核一新四园”各有侧重,却又互相借力。

该镇锚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方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已招引宜特、盛冲等中药材龙头企业5家,已规模化流转土地(林地)7800亩,种植丹参、柴胡等中药材4900亩。同时,在一步滩小微园区计划建设中药材和蓝莓加工厂,争取用2-3年时间,建成中药材、蓝莓万亩农文旅综合体,争创省级中药材示范园区。

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金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禛说,金坪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底气在“天时地利人和”:弱酸性的土壤蓬松透气,适合丹参、柴胡生长;全镇资金、项目、人力往一处使,干部群众一条心,企业落地有保障。力争2025年创成“天府森林粮库省级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金坪镇中心幼儿园

“发展镇域经济,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刘禛介绍,一方面,能拓宽收入渠道,实现家门口就业。2024年,青叶村集体通过提供土地流转、盘活村小和老村办公室闲置资产、提供农机具租赁等方式,年增收8.8万元。企业发放农户土地流转费及务工收入一年近200万元,受益群众362户543人,农户年均增收5500元。金坪小微园区建成后,预计产值7亿余元,税收1.4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近3000人。另一方面,抓镇域经济的重点是为群众提供现代化生活条件。近年来,政府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在场镇新建了幼儿园、派出所、农贸市场。接下来,还将尽最大努力增加场镇公共基础设施,补齐场镇基础设施短板。不久的将来,一个宜业宜居的金坪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中药材种植

傍晚的金坪镇,山林里的虎杖苗在晚风里摇曳,蓝莓田的叶片反射着夕阳。从药苗扎根的山林,到蓝莓结果的坡地,再到未来厂房林立的园区,这片土地正在用自己的节奏,长出新的希望。

(供稿方:翠屏区融媒体中心杨晓川)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