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舞台 旺苍山歌文化凭啥“出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从田间到舞台 旺苍山歌文化凭啥“出圈”

2025-07-24 14:4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22日至24日,“蜀道承文脉山歌响红城”——川陕甘渝大蜀道山歌展演暨“跟着山歌游旺苍”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作为承办地的旺苍,正凭借深厚的山歌底蕴惊艳亮相,让人们真切感受到这座小城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涌动的强劲活力。

旺苍的山歌历史悠久,米仓山歌便是其中的瑰宝。它诞生于米仓山区的田间地头,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旺苍人民的喜怒哀乐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米仓山歌一度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困境。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旺苍县积极行动起来。今年1月,旺苍县米仓山歌协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广元市首个山歌协会。协会的成立,为米仓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协会成员大多是当地热爱山歌的村民和民间艺人,他们有着丰富的演唱经验和对山歌的深厚感情。

米仓山歌协会会长马蓉激动地说:“协会成立后,我们这些山歌爱好者终于有了一个家,大家可以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演唱技巧,共同把米仓山歌传承下去。”

在追求“出圈”的过程中,旺苍始终没有忘记山歌的根脉。米仓山歌协会持续开展采风活动,深入挖掘、抢救濒危曲目,记录老艺人口述史。为了更好地挖掘和整理米仓山歌,旺苍县米仓山歌协会与成都大学开展了7次采风活动。每次采风,协会成员都会带领成都大学的师生们深入米仓山区的各个村落,走访民间老艺人,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山歌。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收集整理原创山歌1000余首,构建起了一个珍贵的文化基因库。这些山歌涵盖了劳动、爱情、生活等多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旺苍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

如何让这份深藏于米仓山间的瑰宝走出大山,唱响全国乃至世界,实现真正的“出圈”?本次“跟着山歌游旺苍”系列活动,巧妙地将文化体验与旅游引流相结合。游客不再是单纯的听众,而是“循着山歌的旋律”走进旺苍的绿水青山、古村古镇。山歌成为旅游线路的灵魂导览,在中国红军城、米仓山大峡谷、鹿亭温泉等地标性景区设置山歌对唱点、快闪表演,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山歌魅力,同时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形成“以歌引人、以歌促游”的良性循环。

“所有创新和推广,都以尊重山歌的本真性、保持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文化内涵为前提。保护是基础,传承是手段,创新是路径,最终目标是让山歌在现代社会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旺苍县文联副主席康素蓉的话,道出了旺苍对待山歌的初心。

短视频与直播成为旺苍山歌“破圈”的利器。旺苍县敏锐捕捉新媒体传播趋势,组织专业团队和民间艺人入驻抖音、B站等平台。他们直播老艺人演唱、山歌教学、采风故事,还邀请网络红人参与体验。这些接地气、有网感的内容迅速引发年轻群体的兴趣和互动,#旺苍山歌#、#米仓天籁#等话题热度攀升,让古老山歌在网络空间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艺术创作与赛事中,旺苍山歌也展现出强劲的文化活力。在广元市第二届山歌大赛上,旺苍代表队带来的《又唱薅秧歌》和《米仓山歌》,凭借独特风格与精湛演唱技巧,分别斩获一等奖和优秀奖;改编作品《稻云黄》《米仓山歌》更是在全省乃至全国奖项中崭露头角。

旺苍县文旅体局总规划师徐珲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山歌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力度,让米仓山歌走出旺苍,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让更多的人来到旺苍,感受这里的文化魅力。”

如今,旺苍的山歌文化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旺苍文化的出圈,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责任编辑:赵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