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船山区:“15分钟服务圈”织就民生幸福网
临近中午,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仁里镇圣平家园党群服务综合体内,“邻里食光”助餐点飘出诱人的饭菜香。蒸肉、青椒肉丝、土豆烧鸡……三荤两素一汤,热气腾腾地摆在橱窗里。
85岁的吴文光与84岁的老伴谢碧凤,熟门熟路地排在队伍中。“孩子们工作忙,我们俩做饭也不方便。”谢碧凤掂了掂手里的餐盘,笑容满面,“两个人一顿饭才十来块钱,种类丰富又营养,娃娃再不用操心我们‘吃不好’了。”
飘着饭香的“邻里食光”助餐点,正是为像吴文光老两口这样子女常不在身边的老人或上班族量身定制的,用餐标准为每餐13元。其中,船山籍或在圣平家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60岁及以上老人通过申请后,每餐可获3至8元补贴,最低5元就能享受一餐营养均衡的饭菜。
吃得好,更要生活好。仁里镇圣平家园党群服务综合体里,志愿者爱心理发的摊位前总排着队,健康讲座座无虚席,爱心义诊把脉问诊送到身边……从“养老”到“享老”,棋牌室里“楚河汉界”的较量,舞蹈室中轻盈的舞步,老人们舒展的笑容,成为小区里最动人的风景。
几步之遥,青少年宫的热闹则是另一番景象: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或在“童伴妈妈”的轻柔故事中获取知识,或动手做着趣味手工……
“以前带孙女,就在小区里瞎转悠,没个安全又好玩的地方。”居民魏琼华是这里的常客,她看着孙女在“青少年宫”专注地拼积木,露出满意笑容,“现在好了,这里有书看、有玩具玩,还有老师带着做手工、讲故事,娃娃开心,我也能松口气!”
针对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仁里镇三洲社区深挖“邻里宝藏”——发动小区退休教师、热心的“五老”干部、返乡大学生,组成了一支“家门口”的临时托育服务队。
放学后,孩子们的作业有专人辅导;周末假期,趣味课堂、包粽子等活动轮番上演。更让家长们点赞的是“小小网格员”“文明劝导员”等职业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感知责任与成长。
今年以来,船山区仁里镇三洲社区精准对接群众诉求,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盘活闲置空间,在圣平家园小区8栋架空层打造了集党员之家、老年大学、青少年宫、服务驿站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综合体,为本小区及周边小区居民提供助餐、临时托幼、文化娱乐等服务,让群众在15分钟的生活半径内,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
仁里镇三洲社区的“15分钟服务圈”,是船山区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的一个缩影。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船山区始终坚持“开门搞教育”,将“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根本出发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目前,已解决小区公厕缺失、活动场地不足、独居老人午餐不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七十余件,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