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筑梦童心,薪火映照三江|看看四川轻化工大学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金坪镇的故事
近日,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宜路生花,三江薪传”实践团队奔赴翠屏区金坪镇,在秀才村与绍光村展开了一场融合知识启蒙与精神传承的“三下乡”社会实践。
多元科普探索,点亮求知星火
在秀才村,实践团队聚焦留守儿童成长需求,精心设计系列科普课堂。团队成员化身“自然导师”,引领孩子们探索身边自然现象的奥秘。同时实践团队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深入浅出地讲解3D打印技术原理,孩子们亲眼见证平面设计如何一步步“生长”成立体模型。当亲手接过打印出的简易小玩具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科技的种子在幼小心田悄然种下。“原来机器也能‘画画’变出东西来,太神奇了!”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
聚焦特色产业,田间问需助农
实践团队深入秀才村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实地走访果园,与种植户、合作社负责人及村干部面对面交流。通过问卷、访谈及田间观察,详细了解当地枇杷、葡萄等主导水果的种植规模、品种结构、管护技术、销售渠道及品牌建设情况。重点聚焦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需求、采后保鲜与深加工短板、电商销售物流成本高、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大学生们不仅帮娃娃,还关心我们的果子咋个卖得更好,这份心难得!”一位老果农感慨道。
追寻英烈足迹,淬炼青春信仰
在庄严肃穆的陈绍光烈士纪念馆内,实践队员们凝视珍贵的历史图片、斑驳的实物遗存和详实的文献资料,了解陈绍光烈士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的英勇事迹。陈绍光烈士生命捍卫国土的忠诚担当,深深震撼了每一位队员。“冻僵的手指仍紧握钢枪,这份赤诚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是我们奋斗的力量源泉。”一名团队队员感慨道。
“此行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历练,”实践团队队长讲道,“在课堂,孩子们眼中的光让我们看见希望;在田间,果农的期盼让我们思考责任;在纪念馆,烈士的壮举为我们锚定精神坐标。”
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宜路生花,三江薪传”实践团队,以知识浇灌希望,以脚步丈量乡情,以信仰铸就忠诚,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奉献家国、全面发展的青春华章。(供稿方:翠屏区金坪镇人民政府 张梦、李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