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碳中和”青脆李在蓉发布 特色林果产业探索绿色转型新路径
7月18日,四川成都金堂县高板街道青脆李采摘季启幕。活动现场,全国首款“碳中和”青脆李正式发布,该产品由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与金堂县高板街道办事处联动相关专业机构合作推出。
据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款碳中和产品依据ISO 14067和PAS 2050等标准,由中化商务有限公司和挪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对高板青脆李“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核算与核查。结果显示,每公斤青脆李各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为419.4克二氧化碳当量,涵盖种植、运输等12个环节。金堂县青脆李协会结合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点点”碳中和平台完成碳抵消,最终获得碳中和认证。
在活动现场,首批贴有“碳中和”标签的青脆李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和称赞。通过扫描包装二维码,即可清晰查看产品碳足迹信息及区块链存证,确保数据详实可追溯。
“高板青脆李”的绿色实践,体现了科技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主要种植企业成都果满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龙泉山脉东麓的自然条件,采用人工除草、自然成熟等绿色技术,在200亩示范基地实现化肥减量30%。其标准化种植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使产品进入知名商超,还带动当地500余名农民就业。
“这不仅是一张碳标签,更是农产品的‘绿色身份证'。”行业专家在颁证仪式上指出,“高板青脆李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减少化肥使用,进而减少了碳排放,为产业绿色转型和价值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背景下,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协会积极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绿色低碳产品,已先后推出全国首款“碳中和”火锅底料、全国首款“碳中和”蒲江雀舌茶叶、西部首款“碳中和”矿泉水和“碳中和”草莓,此次推出的“碳中和”青脆李,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以脆甜多汁、香气浓郁著称。此次贴上的“碳中和”认证标签,不仅标志着产品的绿色低碳属性,也让消费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下一步,协会将持续围绕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联动多方力量推出更多具有成都特色的碳中和品牌,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协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