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共济谋新篇 东西协作启华章​——屏山县东西部协作五年实践解码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山海共济谋新篇 东西协作启华章​——屏山县东西部协作五年实践解码

2025-07-04 14:16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川滇交界的乌蒙山深处,一场跨越千里的“山海情”正勃勃生机。五年携手,浙江省嘉兴市的海盐县、秀洲区与四川省屏山县心手相牵,用实打实的行动,在曾经的贫困县大地上,共同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动人画卷。从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响起的欢笑声,到“家门口工厂”里忙碌的身影;从现代化产业园的机器轰鸣,到漫山茵红李的丰收喜悦……屏山,正借“山海之力”,加速奔向乡村振兴的明天。

“山海同心”跑出加速度

这五年,屏山和嘉兴的干部们跑得勤、谋得深。县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专题会议紧锣密鼓,政策文件接连出台,只为把协作的路子铺得更实。两地党政代表团20余次互访“走亲戚”,东部企业1000多批次考察团“看潜力”,屏山招商队伍150余次“赴浙取经”……诚意和努力,最终换来30家东部企业落地生根,超50亿元真金白银的投资,在屏山扎下了根。纺织、动力电池、光伏三大产业链条日益强壮,成为驱动屏山发展的强劲引擎。“高位推动是保障,市场认可是关键。”屏山一位干部如是总结。

结对帮扶的“朋友圈”越扩越大。秀洲、海盐的社会力量踊跃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嘉兴的28家企业、3家社会组织与屏山31个村(社区)结成了“帮扶对子”,11所学校、7家医院也与屏山的学校、医院“手拉手”。

截至2025年5月底,来自东部的社会爱心捐助资金和物资累计已近4000万元,源源不断地温暖着屏山百姓。

解“急难愁盼”暖到心坎里

“看,小手有力气了!”在屏山县残疾儿童康复托养中心,8岁的小严(化名)正在康复师的帮助下努力练习。这个川南首个专业康复机构,正是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起来的“希望之家”。它覆盖了全县近300名脑瘫儿童,提供“预防、康复、托养、医疗、教育”一条龙服务。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有超过1000人次的儿童在这里得到系统治疗,90多个家庭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光,并得到钟南山院士、李兰娟等院士高度肯定,正是这份跨越山海深情的最好见证。

6月,笔者走进新市镇先锋村的“乡村工厂”,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42名村民正专注地忙碌着。“以前光顾着娃儿,没法出去挣钱,心里急啊!”村民彭红霞手下飞针走线,脸上笑容舒展,“现在好了,厂子开到了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样的“乡村工厂”,是屏山2025年东西部协作的重头戏,是陆续在11个乡镇建成的13个标准化工厂。它们像“就业磁石”,吸引着近500名乡亲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稳稳超过2万元。据了解,截至5月底,屏山已累计举办了88期“蓝鹰工程”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村劳动力超过4300人次,累计帮助超过1.5万名群众捧上了“饭碗”。

在嘉兴秀洲区的“屏山消费帮扶馆”,屏山炒青的清香、金银花的甘甜、食用笋的鲜嫩,吸引着不少市民驻足选购。靠着建起的分级储运中转站和一场场热热闹闹的产销对接会,屏山的特色农产品跨越千里,累计销售额已突破5.4亿元,实实在在地鼓起了老乡们的钱袋子。

“屏山好李”“链”出大产业

在屏山,成片茵红李挂满枝头。这几年,屏山人把浙江嘉兴的农业“致富经”学了回来,摸索出“屏山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的新路子。全县2.65万亩的高品质示范基地建起来了,4条现代化的分拣流水线转起来了。小水果做成了大产业,产值效益“六连增”,成为全县2.5万种植户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6月下旬,笔者走进气派的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机声隆隆。45家纺织企业汇聚于此,总投资超过350亿元,从纺纱、织布到成衣,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这里扎根生长。1.1万多名屏山本地人在这里从农民变身产业工人,月工资稳稳当当过了5000元。“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国家火炬生物基纺织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纺织服装业十大产业园区”……一块块闪亮的“国字号”招牌,见证着这里从最初的“扶贫车间”到如今“百亿产业集群”的惊人跨越。全县的经济总量,也在2021年历史性突破百亿大关,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8.8亿元,发展的势头正劲。

“红船精神”激发“乌蒙干劲”

山海协作,关键在人。海盐、秀洲、屏山三地创新开展“党建联建”,合力擦亮“组织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品牌共创、机制共融”五张金名片。屏山还学来了嘉兴“微嘉园”的治理妙招,打造了自己的“微家园”平台和社区“睦邻客厅”,让基层治理更贴心。

思想的碰撞,能力的提升,从未停止。五年间,179期干部培训班密集举办,累计培训干部超过7200人次、专业技术人才超7300人次。“红船精神”的开拓创新,深深融入了屏山干部的“乌蒙干劲”。16名互派干部、127名交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像一座座流动的桥梁,完善着干部互派、人才联培、平台共享的机制。屏山的干部人才队伍,在交流中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

山海携手,情谊绵长;东西协作,未来可期。屏山与秀洲、海盐,正以“山海之笔”,饱蘸汗水与智慧,在乌蒙大地上继续描绘产业更旺、百姓更富、乡村更美的壮丽新篇,为东西部协同发展写下了一个充满温度与力量的“屏山答卷”。(供稿方:屏山县融媒体中心 刘波 雷鲤溶)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