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I赋能教学 共磨优质历史课堂——南充高中陈祺文名师工作室开展六月集体研修活动
盛夏时节,研学正酣。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变革,提升工作室成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力。2025年6月26日上午,南充高中陈祺文名师工作室在南高临江校区诚朴楼阶梯教室001成功举办六月集体研修活动,工作室主持人陈祺文老师因公缺席,活动由工作室研究员、南充高中临江校区陈富贵老师主持,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教学应用与竞教课打磨两大主题,内容丰富、研讨热烈。
专题讲座:探索人机协同历史教学新路径
本次研修活动首先由工作室核心研究员南充高中顺庆校区李桥老师带来前沿专题讲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机协同历史教学设计探索——以〈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教学片段为例》。李桥围绕五大核心内容展开深度分享。
——研究背景及意义:李桥深入剖析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AI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必要性与重大价值,如启学生思维、落实学科素养、打造学习共同体。
——人机协同教学优势:李桥清晰阐释AI如何助力精准学情分析、智能资源推送、高效情境创设与即时反馈评价,实现人机优势互补,解放教师创造力。
——实施策略与方法:李桥系统分享人机协同教学的关键策略,包括AI工具选择、人机交互环节设计、教师与AI在不同教学阶段的角色定位等实用方法。
——教学案例实践:李桥以《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片段为例,生动演示了如何运用智能问答、虚拟场景生成等AI工具创设沉浸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反思展望:李桥理性探讨当前AI实践中的挑战,并展望AI深度融入历史教学的未来方向,激励成员拥抱变革,成为智慧教育的先行者。
李桥的讲座案例详实、路径清晰,为工作室成员利用AI技术革新历史课堂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引发广泛共鸣与深入思考。
集体磨课:群策群力精研省级竞教优质课
活动第二环节聚焦陈瑶老师的省级竞教优质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集体研讨与打磨。陈瑶首先阐述了教学设计思路与初步方案。随后,在工作室研究员、南充高中临江校区历史组组长陈富贵的组织下,全体成员展开了热烈而务实的研讨。大家结合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及李桥老师讲座的新理念,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升华教学立意,深刻挖掘抗战精神,强化家国情怀教育;优化逻辑结构,史实脉络清晰度、环节衔接流畅性、时间分配合理性;设计情境问题,创设更具代入感的历史情境,设计激发深度思考的问题链;融合AI技术,结合李桥讲座启发,探讨如何借鉴人机协同理念,恰当运用动态地图、史料数据库等数字资源提升教学互动性与实效性;精雕细琢细节,完善关键史实表述、过渡语言、板书设计等细节。
研讨现场,气氛热烈、智慧碰撞,成员们畅所欲言,贡献真知灼见;陈瑶老师认真记录,积极互动。通过集体的深度研磨,教学设计得到显著优化,亮点更加突出,为打造一节高质量的竞教精品课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室主持人陈祺文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勉励并寄语全体成员。他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每位成员都要有拥抱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而要做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在应用AI等信息技术时,务必牢记历史学科的核心使命——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一堂好课是“磨”出来的,对陈瑶的竞教课进行研磨,充分体现了工作室“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教研文化,希望大家将这种严谨、专注、协作的精神带入日常教学,深耕自己的“责任田”,不断反思、持续改进。并勉励青年教师更要珍惜每一次公开课、研讨课的机会,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本次活动聚焦主题、实效显著。李桥的专题讲座为工作室探索“AI+历史教学”打开了新视野、注入了新动能;对陈瑶竞教课的精心打磨,则充分体现了工作室团队协作、追求卓越的教研文化。活动不仅提升了成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水平,更增强了工作室的凝聚力与研究活力。陈祺文的总结讲话高屋建瓴,情真意切,既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期望,为工作室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引发了全体成员的深刻共鸣与思考。全体成员将把本次研修的收获积极转化为教学实践,持续推动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