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未来 探秘AI——营山中学“人工智能的奇妙之旅”讲座圆满落幕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启未来 探秘AI——营山中学“人工智能的奇妙之旅”讲座圆满落幕

2025-07-02 17:2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夏夜微凉,天伟会堂灯火通明。近日,四川南充营山中学初二学子齐聚一堂,在胡亚丽老师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穿越人工智能六十余载的时空之旅。从“机器能否思考”的哲学发问,到今日AI赋能千行百业的技术浪潮,这场讲座以生动的故事与互动,点亮了少年们的科技好奇心。


人工智能的由来

“谁能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胡亚丽以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为起点,揭开AI诞生的序幕。科学家们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艾伦·图灵更以“图灵测试”为机器智能立下里程碑——当人类无法分辨屏幕后是程序还是真人,便是AI的胜利。2014年,首个通过测试的“13岁男孩”程序尤金,让同学们惊叹于技术的逼真魔力。

人工智能的“童年”

早期的AI如同严谨的“数学老师”和“推理侦探”。胡亚丽以IBM“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冠军的案例,解析符号主义如何靠规则与暴力计算取胜;又借“盆栽诊断”互动,展现专家系统如何将人类经验转化为“如果—那么”的推理链条。同学们发现:这些“古老”技术至今仍是医疗、金融等高可靠性领域的基石。

人工智能的“青春期”

当AI学会“自学”,技术迎来爆发式成长。卷积神经网络(CNN)赋予机器“慧眼”,ImageNet竞赛中识图辨物的精准度超越人类;Transformer架构让AI“能说会道”,瞬间理解整段对话的关联;而AlphaGo通过强化学习“自学成才”,从围棋菜鸟蜕变为大师的故事,更引发全场热议——机器如何像小狗试错般在奖励中成长?

人工智能的未来

“别只做手机玩家,用AI去创造!”胡亚丽以这句号召收束全场。她展望AI融入生活的图景:从辅助学习到艺术创作,技术终将成为人类智慧的延伸。而现场关于“AI能否取代人类创意”的思辨,更让少年们意识到——最珍贵的,永远是那颗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心。

未来已来:AI与青少年共成长

这场穿梭于过去与未来的科技之旅,不仅播撒知识的种子,更点燃了营山学子对创新的热忱。当AI从实验室走进课堂,大家看见的不仅是技术的“星辰大海”,更是少年们眼中闪烁的、属于未来的光芒。(供稿方:四川省营山中学贾娟)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