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羊肚菌撑开乡村“致富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刘顺:羊肚菌撑开乡村“致富伞”

2025-06-30 16:5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这句朴素的叩问,让学电脑软件的都市青年刘顺,转身扎进了乡村田野。如今,他用小小羊肚菌在南充高坪区织就一张“致富网”,带动千余农户增收,让“胡不归”的乡愁化作了乡村振兴的实干图景。

破局:从猪圈到菌棚,都市青年的田野转身

2017年,刘顺大学毕业。受父亲影响,他心中早埋下“建功乡村”的种子。一次在重庆参观朋友的生猪代养场时,他敏锐嗅到农业商机,毅然辞职返乡,与朋友卖掉城市住房,凑钱在高坪区东观镇白岩店村建起存栏2000头的规模化猪场。“创业哪有不苦的?但怕的是没收获。”他边代养生猪,边琢磨着循环农业——用畜禽粪污发酵种植粮油经果林,带动周边百余户农户初步尝到“种养循环”的甜头。

可他不满足于此。2019年,刘顺盯上了经济附加值高的羊肚菌。为学技术,他跑到金堂考察,在80亩水田里搞起小规模试验。2020年,他在东观镇花板场村和鱼家庵村租下200亩地,投入千万元建大棚、购高温灭菌设备,成立“‘胡不归’家庭农场”,正式向菌菇产业进军。

深耕:科技赋能+模式创新,菌菇地里刨出“黄金”

“杂菌越少,产量越高。”刘顺深知技术是关键。他拜师高校科研团队,摸清羊肚菌生长周期的每个节点,从选种到灭菌、从控温到采收,把“土办法”升级成“科学经”。2022年,基地羊肚菌亩产达800-1000斤,亩产值5万元,纯利润3万元。“一季菌菇抵得上传统作物种一年。”

他还玩起“土地魔术”:以羊肚菌为主作物,搭配粮油、蔬菜、中药材轮作休耕,用绿肥活化土壤,既破解连作障碍,又让土地四季生金。2023年,他再建食用菌菌种厂,引入装袋机、高压灭菌柜等设备,形成“制种—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如今,基地200亩土地上,羊肚菌、赤松茸等高端菌菇轮番登场,年支付农户工资及租金超400万元,带动1000余户人均增收3000元。

破圈:电商直播+品牌突围,小菌菇连上大市场

“干货600多元一斤,直播4小时卖了9万元!”刘顺带着村民玩起“新农活”——孵化电商团队,打造“胡不归”品牌,线上直播卖羊肚菌干品,日销量最高达5万元。线下则与商超、餐饮合作,让南充羊肚菌走进城市餐桌。

从“家庭农场”到“仓廪实农业科技公司”,刘顺的产业越做越大,但他始终没忘带领老乡们一起干。“代耕代管、订单回收、分红务工,只要愿意干,地里就有盼头。”如今,基地不仅解决了20多名村民的固定就业,采收季还能带动200余人临时务工,“猪圈里的梦,终究在菌棚里结了果。

展望:一把“致富伞”,撑起乡村振兴路

2024年,刘顺计划扩大羊肚菌种植至500亩,还要联手四川省农科院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从卖房子凑创业金,到如今带动千余农户增收,这个曾在猪圈里给病猪喂红糖水、用吹风机控温的都市青年,早已把根扎进了乡土。

小小羊肚菌,撑开的不只是农户的“钱袋子”,更是新一代“新农人”用科技与情怀书写的乡村振兴答卷。当“胡不归”的农场里菌菇飘香时,刘顺就知道,这片土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