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疾病缠身的她重新站立!多学科联手打造“不可能”的康复速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重疾病缠身的她重新站立!多学科联手打造“不可能”的康复速度!

2025-06-19 15:3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砰”的一声闷响,

伴随痛苦的呻吟。

69岁的曾婆婆在家中不慎跌倒,右髋剧痛,动弹不得。这声闷响,瞬间揪紧了全家人的心。年近古稀的她,本就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等疾病。这一摔,仿佛让康复的希望更加渺茫。家人心急如焚:如此复杂的身体状况,还能重新站起来吗?

半个月的煎熬:

多病交织的困境。

在外院,曾婆婆的状况令人揪心。剧烈的髋部疼痛让她无法翻身,长期卧床的阴影笼罩着她。更严峻的是,她原有的帕金森病导致肢体僵硬、震颤,老年痴呆让沟通和配合治疗变得异常困难。

最棘手的是,她正处于严重的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如鼓,肠道功能几近停滞。骨科手术和麻醉风险陡然升高——一个处理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基础疾病叠加急性创伤,救治之路困难重重。

破局之战:多科会诊精密协作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家属毅然决定转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心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机制,关节与运动医学科(老年髋病中心)、中医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临床营养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迅速集结。

中西医合璧力克“肠痹”关隘

首要任务是解决肠麻痹!消化内科及中医科专家辨证施治,果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策略:现代医学精准调控肠道动力与电解质平衡;中医则运用针灸刺激特定穴位、配合温阳行气的中药汤剂内服与外敷。双管齐下,力促肠道功能复苏。杨珊珊带领护理团队日夜照顾,动态调整方案,腹胀终于逐渐缓解,为后续手术扫除了“障碍”。

老年髋病中心:精准施术挑战置换极限

关节与运动医学科陶崎峰主任医师带领的老年髋病中心团队深知手术刻不容缓,但也风险极高。针对曾婆婆高龄、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骨质疏松及术后依从性差的特点,团队反复论证,最终决定采用防脱位全髋关节置换假体,能有效防止帕金森患者因震颤和不自主运动等危险体位导致关节脱位的风险。手术由陶崎峰主任医师主刀,在麻醉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完成手术。

康复团队:

全程介入,点燃“早期下地”奇迹

康复医学科团队术前就已介入,评估曾婆婆的帕金森症状及认知状况,制定了极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方案。

术后4小时内,康复治疗师即来到床边。运用专业手法缓解肌肉僵硬,结合帕金森康复训练理念,耐心引导曾婆进行床上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

术后第一天,在医生、康复师、护士及家属的共同守护下,曾婆成功实现了下地行走!这一刻,病房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泪水。


信任铸就新生:

综合专业团队托起生命希望

短短几天时间,从绝望卧床到术后第一天就能行走,曾婆婆的康复速度远超预期,家属称医学照进现实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MDT)以患者为中心、无缝协作、攻坚克难的专业精神与强大实力。


关节与运动医学负责人陶崎峰主任医师:高龄、多合并症患者的髋部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死亡率极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学科建设齐全、综合实力强,是治疗各种复杂合并症的优势,为复杂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科协作,快速控制合并症;技术支撑,为患者量身打造手术方案;康复介入,覆盖全程科学计划为康复按下“加速键”。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