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走进自贡市荣县 探秘“中国(西部)陶都”
5月25日,“时代光影百部川扬”大型文化传播活动走进四川荣县,聚焦当地千年土陶产业。该活动作为四川省重点外宣品牌,通过镜头记录荣县土陶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产业的转型之路,展现“中国(西部)陶都”的独特魅力。当天,媒体一行深入陶企,以图文影像呈现土陶制作技艺与创新设计,助力荣县土陶这一非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荣县土陶(摄影冯常英)
千年窑火不熄:荣县土陶的历史渊源
荣县土陶传承千年,源于秦汉,兴于唐宋,明清时期已形成规模。境内出土的武士陶俑、陶马等文物印证了其悠久历史。凭借12亿吨优质陶土资源,荣县陶泥以色彩丰富(紫红、奶黄、青灰等近10种)、延展性强著称,被誉为“会呼吸的陶”。其酒坛、泡菜坛等产品因透气耐腐,成为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企业的首选,市场份额占全国47%,奠定了“中国酒坛之都”的地位。
刘勇与团队的陶艺师(摄影冯常英)
艺术大师刘勇:让荣州陶走向世界的推手
国家级陶瓷艺术家刘勇是荣县土陶创新的关键人物。他创立的“一澄”品牌将东坡文化、民族元素融入陶艺,其《东坡文人壶》系列更作为首款中华文化数字资产产品登陆国际交易平台。在清华大学荣县乡村振兴工作站,刘勇团队带领匠人创作大型城市雕塑与生活陶器,推动“艺术生活化”。他说:“我们让苏东坡、熊猫文化‘活’在陶土上,让传统技艺被年轻人喜爱。”
熊猫系列文创作品(摄影冯常英)
荣誉加身:从“地理标志”到“国货之光”
近年来,荣县土陶屡获殊荣,2018年“荣县土陶”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19年入选省级非遗;2023年斩获“中国酒坛之都”称号,“一澄”品牌入选新华社《了不起的国货》;2024年,陶产业集群获评“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际陶茶文化周、陶艺双年展等活动的举办,更让荣县陶声名远扬,成为文化输出的亮丽名片。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摄影冯常英)
未来蓝图:打造百亿级陶产业集群
荣县正以“124”思路布局陶产业未来,强化资源勘探,推动陶企“智改数转”,建设全国首条智能化陶坛生产线;深化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院校合作,培育技术人才;通过参展国际酒博会、陶博会提升品牌影响力,目标建成“第五大陶都”。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更将整合陶、盐、茶资源,延伸产业链,推动产才融合。
土陶经济: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目前,荣县陶产业带动全链产值超100亿元,吸纳就业8000余人,辐射文旅、电商等配套产业。铁厂镇五四陶厂改造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融合文创、民宿等业态,着力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随着“荣州陶”品牌价值提升,土陶正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助力荣县从“千年古县”迈向“产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