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安:“相如和悦”品牌助力矛盾纠纷化解走深走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蓬安:“相如和悦”品牌助力矛盾纠纷化解走深走实

2025-05-27 16:55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感谢检察官!让我被拖欠了6年多的2万多元猪肉钱终于拿到了手中!这2万多块钱对我这个右手残疾,还有80多岁老人要照顾的人来说,简直是帮助要回了救命钱!”2025年5月23日,蓬安到河舒镇村民段某来到四川南充市蓬安县检察院对控申干警感激地说。这正是该院打造“相如和悦”品牌助力矛盾纠纷化解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蓬安县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五心工作法”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助推“相如和悦”基层社会治理品牌走深走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大摸排、大化解、大治理”机制

蓬安县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构建“大摸排、大化解、大治理”工作机制,全院71名干警在县综治中心的统筹安排下,深入全县21个乡镇(街道)、312个村(社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诉求,收集矛盾纠纷线索。今年以来,共收集矛盾纠纷线索300余条,成功化解280余件,化解率达93%以上。

落实“五心工作法”,架起检民“连心桥”

蓬安县检察院落实“五心工作法”,即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办理、真心服务、恒心解决,用实际行动架起检民“连心桥”。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做到热情周到、文明礼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倾听,详细记录,不推诿、不敷衍。建立信访案件办理台账,形成风险清单、责任清单、化解清单,对每一件信访案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在办理信访案件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今年以来,该院共接待群众来访75人次,办理群众信访案件50件,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抓实涉法涉诉案件办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蓬安县检察院抓实涉法涉诉案件办理,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对重大疑难复杂涉法涉诉案件,由院领导亲自包案办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涉法涉诉案件的化解严格落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公开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等参与公开听证,增强案件办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今年以来,共办理涉法涉诉案件30件,成功化解25件,化解率达83%以上。妥善办理农村残疾老人段某被餐馆拖欠2万猪肉款一案,引导段某收集固定其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催款的证据,组织餐馆三名合伙人与段某和解,餐馆合伙人当场向段某支付拖欠的猪肉款,帮助段某成功讨回被拖欠多年的血汗钱,有力维护了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涉法涉诉矛盾纠纷。

实现司法救助“应救尽救”,传递检察温情

蓬安县检察院积极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加强与公安、法院、民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司法救助线索移送机制,实现司法救助“应救尽救”。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救助和心理疏导。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办理相关司法救助案件15件,发放救助金20余万元,帮助20余名困难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七旬退役军人伍某被“五保户”辛某驾驶三轮车撞伤,辛某无能力支付伍某经法院调解的3000元医药费,伍某向检察院申请执行监督,检察院及时司法救助解决伍某的燃眉之急,不让曾服役雪域高原的奉献者流血又流泪,化解了基层社会群众矛盾纠纷。

强化心理疏导,助力群众走出心理阴影

该院在办理矛盾化解案件中,注重对涉法涉诉信访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该院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设备。该院共培养了3名心理咨询师,均获得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同时外聘了1名具备心理疾病治疗职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专家协助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及时为信访群众提供便捷的心理疏导服务。在办理涉及矛盾纠纷化解的案件中,该院通过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心理阴影,为有效化解矛盾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信访案件涉案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准确找到了相关人员的心理根源,有效缓解了涉法涉诉信访群众的对立情绪,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化解。今年以来,共为36名涉法涉诉信访群众提供了心理疏导服务,促进了相关案件的依法、有序、规范办理,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蓬安县检察院将以“相如和悦”品牌建设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效,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检察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供稿方:蓬安县检察院 唐建东)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