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关工委 "形、态、效" 三维发力 推进国企关工委建设
5月21日,宜宾市翠屏区关工委执行主任梁绍华、常务副主任袁向东出席国有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业务培训会,围绕新时代国企关工委建设的使命任务展开深入研讨。此次会议立足四川省、宜宾市关工委系统推进国企关工委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翠屏区“党建带关建”工作实际,系统总结经验、部署重点任务,标志着翠屏区国企关工委建设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近年来,翠屏区关工委稳步谋划,省市联动,构建了国有企业关工委"有形覆盖"的新格局。作为全省国企关工委建设试点城市宜宾的核心城区,翠屏区主动对标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及四川省“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实施方案,将国企关工委建设纳入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近年来,在省市关工委指导下,翠屏区通过“三个同步”实现组织建设突破:同步建立党组织与关工委班子,全区已建党组织的区属国企关工委组建率达 100%;同步将关工委工作经费纳入企业党建预算;同步将关工委建设纳入国企党建考核体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在宜宾市关工委于2025年 3月创新提出"有形覆盖、有态管用、有效运转"的"三有"工作法后,翠屏区迅速响应,通过"分类建、联合建、行业统建"三种模式,推动宜宾市商业银行、川茶集团等重点企业建立特色化关工委阵地。其中,宜宾市商业银行依托"爱心存单"项目,在高县文江镇籁棚小学等偏远地区建成爱心书屋,累计捐赠图书超 2万册,惠及青少年 3000余人;川茶集团打造“茶文化研学基地”,年均开展茶文化研学活动 20余场,打造,2023年获评“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同时,翠屏区关工委不断创新载体:多维赋能激活"有态管用"新动能。在本次业务培训会上,袁向东常务副主任强调,国企关工委要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线,通过“三个融合”提升工作实效:一是与企业人才战略融合,依托现有的“五老”工作室等平台,组织“五老”开展技术传帮带,2024年全区国企累计培养青年技术骨干200余名;二是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宜宾市商业银行将关工委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年"活动,通过“老党员讲金融故事”等专题活动为载体等载体,强化青年职工理想信念教育;三是与社会责任履行融合,川茶集团关工委联合区关工委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助农”行动,组织青年职工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累计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活动50余场。以翠屏区关工委为枢纽,统筹教育、人社、团委等部门资源,联动企业开展“技能培训 +就业指导 +关爱帮扶”一体化服务,破解国企关工委“活动碎片化”问题。现已累计举办"青工技能大赛""创业沙龙"等活动30余场,帮助120余名青年职工实现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
机制保障也是推进国有企业关工委建设的关键一环。闭环管理提升了“有效运转”新质效。“关工委工作不是'软任务',而是检验国企党建质量的'硬指标'。”梁绍华执行主任在会上强调,要通过"三个强化"构建长效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明确企业党组织书记兼任关工委名誉主任;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五老”队伍质量与体量;强化考核评估,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国企党建述职评议。
在制度创新驱动下,翠屏区国企关工委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全区国企关工委累计开展各类关爱活动 80余场,培育出“宜商青蓝”“川茶育苗”等特色工作品牌。“国有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梁绍华表示,下一步翠屏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带关建"机制,重点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青工职业发展护航等工程,努力打造具有翠屏特色的国企关工委建设模式,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贡献更多基层经验。
(供稿方:翠屏区关工委 田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