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仁和镇:聚焦村规民约“小切口”,激活基层治理“廉动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安县仁和镇:聚焦村规民约“小切口”,激活基层治理“廉动力”

2025-05-23 15:0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们村有村民在田边烧杂草,这天干物燥的,要是把山点燃了咋得了哟?”“我家住场口,每到赶场天,我屋门口到处都是垃圾,你们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一件件情况反映的背后是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热切期望,也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纪检干部开展“有事找纪检,您呼我必应”工作

收到群众反映后,江安县仁和镇纪委当即督办,将问题纳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台账,迅速组织镇村纪检干部开展实地走访,第一时间向镇党委汇报情况并研究解决方案,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为主题的村规民约修订和宣讲活动,一场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基层治理实践由此拉开帷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村规民约则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仁和镇纪委将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完善与执行监督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涵养文明新风的关键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在村规民约修订过程中,镇纪委充分发挥监督推动作用,以党建引领汇聚各方合力,构建起“党建引领 +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各村“两委”干部、镇联系村干部、驻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组长及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各村特色重点、新时代群众新需求展开热烈讨论。镇纪委坚持“纪委推、群众提、干部议、大家定”的原则,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将红白喜事简办、门前三包、森林防火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纳入公约细则,修订完善出一批具有本村特色、贴合实际需求的村规民约,真正实现了村规民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体现了民意,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遵循。

村规民约制定得好,更要宣传落实得好。为确保村规民约“立得住、传得开、守得牢”,镇纪委督促各村依托“仁人讲理”宣讲团,通过群众大会、宣传栏、微信群、标语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村规民约宣传工作。同时,持续开展“村规民约进万家”活动,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深入群众家中,利用“坝坝会”“座谈会”等形式,面对面讲解村规民约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更让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镇纪委以此次村规民约修订宣讲活动为契机,推动各村建立“动态修订 +纪委监督执行”双机制。一方面,组建由驻村干部、村纪检委员、老党员、网格员、村民代表等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公约执行情况进行评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村规民约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将村规民约与“仁人积分微商店”“文明家庭”等活动、评选紧密挂钩,通过积分兑换、红榜表彰等方式,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推动全镇形成“一村一特色”的村规民约体系,为建设和美新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仁和镇村规民约修订宣讲活动现场

仁和镇纪委推动共商村规民约、共筑文明新风只是江安县纪委监委开展“有事找纪检,您呼我必应”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持续全面喊响“有事找纪检”,统筹“室组地”联动多点发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保障民生实事,推进集中整治走深走实。截至目前,收集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问题944个,发现问题线索52件,立案处理40人。

“我们坚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监督执纪的‘风向标’,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健全制度机制、凝聚治理合力,以‘监督力度’护航‘民生温度’”,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在各镇喊响“有事找纪检”,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快速回应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严肃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供稿方:江安县仁和镇 华立娥)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