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准检验检测集团:深入推进以案促改,规范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经准检验检测集团:深入推进以案促改,规范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16 15:1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相继被查处,国企人员违纪违法行为不仅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更严重破坏国有企业政治生态,造成企业不良影响和负面舆论,深刻汲取违纪违法案件教训,认真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对于案发系统、特别是案发单位来说至关重要,要通过标本兼治,达到以下三个方面成效,持续规范企业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自我警醒,达到警示人心的目的

中省市查处的国有企业违纪违法案件,有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要加强同级同类警示教育,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镜鉴,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深入开展旁听庭审、案例剖析、廉洁谈话等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强化敬畏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国有企业全体干部职工要从精神层面、思想层面、制度层面以及个人行为层面时刻保持警醒,深刻自我剖析和对照反思,查一查自己是否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家风过硬,人人体检、人人自查、人人过关,切实达到查处一人、警示一片、教育全部的目的。

要加强责任落实,达到问题整改的目的

国有企业从上至下要高度重视,从严开展问题整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领域内以案促改工作的推进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针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整改,逐条逐项对账销号。要坚持举一反三,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开展党建提能、专项整治等行动,切实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要坚决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问题找不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过硬不放过、成效不显著不放过,以实实在在行动确保以案促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要坚持标本兼治,达到规范发展的目的

以案促改,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要以严重违纪违法以案促改为契机,切实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依规依纪依法有序开展,特别是经营管理层,要精准把握行业特点、经营风险和干部廉洁风险,着力推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的解决;一是解决对外合作的问题,如何在业务承揽中防止关联交易;二是解决利益输送的问题,如何在资金往来中规范个人行为;三是解决廉洁从业的问题,如何在企商交往中杜绝以权谋私;四是解决费用处理的问题,如何在经营管理中规范财务程序,要进一步划清权责边界,划出经营管理红线和底线,规范干部廉洁从业,推进企业在规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规范。

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载体,也是新形势下强化标本兼治、实现系统治理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深挖问题根源,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制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警示教育、查摆剖析、问题整改,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治本效果。

(供稿:四川经准检验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杨光明、谭杰宁)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