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朱祥林:退伍不褪色 甘蔗田里的乡村振兴领跑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兵支书”朱祥林:退伍不褪色 甘蔗田里的乡村振兴领跑者

2025-05-16 15:1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先锋村的千亩甘蔗田里,总能看到一个皮肤黝黑、步伐矫健的身影穿梭其间。他叫朱祥林,曾是服役16年的退役军人,如今是带领乡亲们在“甜蜜事业”中奔小康的村支书。从军营到乡村,他用军人的担当和智慧,在甘蔗地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退役不退志,挑起乡村发展“重担子”

2019年11月,朱祥林当选先锋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这个以甘蔗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村庄,他暗下决心:“要让甘蔗产业成为乡亲们的‘聚宝盆’。”当时的先锋村虽家家户户种甘蔗,但种植模式粗放、产业链条短,制约着村民增收。朱祥林深知,产业升级是关键。他主动对接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引入中医农业种植技术和品种示范试验,推动6000余亩甘蔗田向绿色有机标准化转型。如今,核心种植区近3000亩甘蔗预计年产量达4.8万吨,产值突破4800万元,“先锋甘蔗”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品牌。

创新产业链,打通甜蜜事业“新路径”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朱祥林深谙此道。他探索出“加工厂+专合社+电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搭建产销桥梁,帮助农户对接收购商;村两委牵头拓展电商销售渠道,让甘蔗、红糖等产品搭乘“数字快车”走向全国;建成红糖标准化生产线,打造“蔗有风”露营基地和糖舍休闲馆,将千亩蔗田变为农文旅田园综合体。周末的露营基地里,游客们一边体验砍甘蔗、熬红糖的乐趣,一边品尝香甜的甘蔗汁,先锋村的“甜蜜经济”不仅鼓了村民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发展新动能。

党建引领聚合力,退役军人成为“主心骨”

作为退役军人,朱祥林始终牢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使命。他带领村两委打造“退役军人先锋岗”,组织党员和退役军人成立产业发展突击队,在甘蔗种植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为改善蔗区交通和灌溉条件,他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资金,修建产业道路10余公里,整治灌溉沟渠8公里,彻底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他的带动下,先锋村形成了“支部领着干、党员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先锋村,已成为川西南甘蔗产业的标杆。全镇以先锋村为核心,辐射满池村、牟坝村发展上万亩甘蔗种植,年产甘蔗8万吨,带动农户年增收超8000万元。朱祥林常说:“乡村振兴需要‘硬肩膀’,军人的担当就是要在关键时刻顶得上、豁得出。”从“优秀士官”到“先锋支书”,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的赤诚情怀。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