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完成4例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治疗
近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为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确诊患者谢某实施了手术治疗,目前患者状态良好,临床症状已经有所改善。至此,医院神经外科已成功为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2025年4月,在唐晓平教授的大力推动下,并由他牵头组建了医院认知障碍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开始开展基于AD多学科诊疗的外科手术。近1月来,唐晓平教授带领李舜主任医师、赵龙副主任医师、蔡容副主任护师、熊平主治医师、胡杨景添医师等组成的手术团队,经过严格术前评估,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别采用颈深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淋巴管/束—静脉吻合术、淋巴瓣—静脉吻合术成功为不同AD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短期临床缓解。资料显示,4名患者年龄在67-74岁之间,病程短者仅2年,长者已长达8年,长期的药物治疗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术前均存在中度以上痴呆表现,最重的1例已经完全丧失行动能力,需要长期照护。术后一周,4名患者均取得一定程度的好转,主要表现为语言、记忆部分恢复,情绪较术前稳定,生活依赖程度降低。患者的中长期转归情况还在进一步随访观察中。这也标志着医院具备了为需要手术治疗的AD患者提供科学、精准、微创、高效服务的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以记忆力减退、失语、失用、失认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伴随有精神行为异常,病变后期患者完全丧失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对患者和家庭产生严重的经济、心理压力。既往AD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能够有效延缓病情进展的干预手段。近年来,有报道显示部分疾病修饰治疗药物(Aducanumab、Lecanemab、Donanemab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但是,由于价格昂贵、适应症窄等原因,仅有极少部分AD患者从以上药物中获益。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dcLVA)是一种在我国最先开展的AD手术治疗方式,约1年前开始在国内推广应用。报道显示,接受手术的患者大部分都显示出了明显的临床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结果满意。甚至一些外籍患者也开始到国内寻求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验证,手术的远期效果、副作用、不同患者的最佳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管理方式还没有定论。
面对越来越多的患者咨询和求治需求,医院高度重视,并成立了由唐晓平教授负责,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核医学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心理卫生中心等专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目前,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及认知障碍MDT均已在该院常规开展。
“虽然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显示出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不是所有的痴呆患者都适合手术,也不是所有医院都可以开展该术式。建议患者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专业咨询。”唐晓平教授介绍,“首先,AD并不等同于老年痴呆,不是所有的老年性痴呆都有望通过LVA手术得到改善。而且部分AD患者接受LVA手术后病情并未得到改善。因此专业的MDT团队进行病情和LVA手术适应征评估以及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非常关键。其次,LVA作为显微血管外科手术,需要一定的血管外科技术基础,而且需要具有荧光显影和高倍放大功能的手术显微镜。这就决定了该术式目前只适合在部分具有相应条件的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唐晓平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已经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随着经验的总结和技术的规范,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供稿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赵龙 蔡容 胡杨景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