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完成高难度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肝动脉与门静脉同期切除+双重建实现R0切除,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一科李敬东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复杂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高难度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通过多学科协作(MDT)和精准术前规划,术中精细操作完成腹腔镜下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期切除+双重建,确保肿瘤R0根治性切除。
截至目前文献检索,未发现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动脉与门静脉同期切除+双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病例报道。作为目前全球首例腹腔镜下实现双血管重建的高难度肝胆微创手术,该例术式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肝胆肿瘤微创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突发黄疸揪出隐患,MDT团队精准评估
患者为45岁男性,因“皮肤巩膜发黄3天”到肝胆外一科李敬东教授门诊就诊,经检查初步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入院后,医疗团队立即为患者行经皮肝胆道引流术(PTCD)减轻黄疸,同时启动术前MDT讨论,联合影像科、麻醉科、肿瘤科等专家,结合三维重建技术精准评估肿瘤累及范围及血管侵犯情况,最终确认肿瘤可切除并制定了详细手术方案。
9小时攻坚:腹腔镜下的“生命保卫战”
4月18日,李敬东教授团队在腹腔镜下为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术中发现肿瘤已侵犯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团队果断施行“全腹腔镜下左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同期切除重建”。术中需在毫米级空间内精细分离、吻合血管,并确保肝脏血供。历经9小时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快速康复理念显成效,10天重获新生
术后,医护团队贯彻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患者第2天即下床活动并逐步恢复饮食。通过监测肝功能、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通畅性及感染指标,患者无胆瘘、出血等并发症,肝脏血管通路愈合良好、血流通畅。术后10天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患者生活能够自理,14天顺利出院。该患者感慨:“没想到这么大的手术能恢复这么快,感谢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
专家解读:技术突破为复杂病例带来新希望
李敬东教授介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尤其在肿瘤侵犯血管时手术难度极大,此类手术以往需开腹完成,素以“肝胆外科珠穆朗玛峰”著称。本例手术的成功得益于三大关键:MDT模式实现个体化诊疗;腹腔镜技术兼具微创与根治性优势;双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在确保肿瘤R0根治的同时保障术后肝功能代偿。(供稿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