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就医缘】从“老龙医生”到“龙小儿”,用仁心仁术托起三代家庭的健康希望
近日,一位鬓角微白的老者带着一个小女孩,手捧锦旗缓缓走进通川区中医院儿科医生龙贤林的诊室,红绸上“儿科圣手‘龙小儿’,医术精湛传四方”的烫金大字格外醒目。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患儿家庭的感激之情,更是一段跨越三代人的就医故事。
“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
前不久,侯先生年幼的孙女因高热、咳喘,住进通川区中医院儿科病房。孩子一直咳喘,连续高热5天、进食困难、精神萎靡,病情危急。龙贤林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制定了诊疗方案,在他的精准施治下,患儿症状显著改善,在治疗期间,他每日多次查房,并耐心安抚家属焦虑情绪,患儿很快康复出院。
侯先生悬着的心放下了,眼眶微红的诉说着:“在我小时生病,因父母工作原因不能在上班时间准时到医院看病,您父亲总是披着白大褂在诊室专门加班等着我父母带我看病;后来我的儿子每次生病都是第一时间找龙医生看,现在我都当爷爷了,如今我的孙儿、孙女还得麻烦龙医生。两代龙医生都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龙贤林医生出身于中医儿科世家,其父龙先明是达州市家喻户晓的儿科名中医,自幼耳濡目染的龙贤林,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精研儿科诊疗技术,并融合现代医学理念,成为患儿家属口口相传的“找龙小儿,孩子少受罪”。如今,老龙医生虽已仙逝,但他的精神理念一直被传承了下去,龙贤林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在通川区中医院儿科岗位上践行“以患儿为本”的家训,让千年中医智慧代代相传。
龙贤林医生现场教学
从老龙医生到龙贤林,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以心换心”的医者仁心。“父亲常说,儿科是‘哑科’,孩子不会说,医生就要多听、多看、多蹲下来和他们平视。”龙贤林指着锦旗上的“圣手”二字,说道,“这不是说我们技术多高明,而是家长把孩子的健康交到我们手里,这份信任,比任何荣誉都重”。
如今,六十几岁的龙贤林医生已在通川区中医院儿科坚守42年,现仍坚持每日接诊,就如同锦旗上的“龙小儿”三个字一般,熠熠闪耀。这三个字不仅是对一位医生的褒奖,更映照出一个中医世家跨越半个世纪的济世长卷。(供稿: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 伍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