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深耕绘就果香致富路,走近四川汉源致富带头人王天兵
在汉源县宜东镇三江村,漫山遍野的苹果花树如云似雪,将山野点缀成一幅动人的乡村振兴画卷,而这幅画卷的“执笔人”,正是四川省第四批农村致富带头人——王天兵。
这位汉源县土生土长的乡村能人,从挨家挨户动员修路打破发展桎梏,到引进新品种、探索新模式带动村民致富。王天兵用实干与担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上午时分,天清气朗,在王天兵家的苹果园,他与三十余名工人穿梭在花海间,手法娴熟地进行疏花作业。“疏花要‘去弱留强’,这样才能保证苹果品质。”王天兵一边示范,一边向新来的工人讲解技术要领。
眼前的这片果园生机勃勃,花香四溢,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耕种的大多是一些传统作物,亩产收入不足千元,回忆起往事,王天兵不禁感慨。1995年,他敏锐地捕捉到经果林的发展前景,主动远赴山东考察学习,带回十多棵红富士苹果树苗,在自家地里搞起试验种植。
经过三年精心培育,这批“外来客”终于结出累累硕果,甜脆多汁的苹果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由此拉开了三江村产业转型的序幕。
树苗栽上后,红蜘蛛、黑心病等病虫害接踵而至。王天兵一边在网上搜寻资料,邀请专家实地指导,一边与村民共同摸索防治方法,还培养出一批“土专家”,为苹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慢慢地,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开始种起了树苗,发展起了自家果园。
村民叶春龙至今记得当年的场景,他说:“那时候没人发展经果林,我在王天兵的果园打工,看着他收入好,在他劝说下才试着种,现在我家的苹果园都有七八亩,年收入也有七八万。”
然而,发展之路布满荆棘,三江村交通闭塞,“肩挑背扛”是苹果下山的唯一方式。为打通这条路,王天兵挨家挨户动员,带领全村村民出资出力,在2001年修通了原梨园乡政府至现三江村村委会长6公里的产业路。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果子产量连年增加,2020年,王天兵主动前往陕西、广东等全国各大市场考察、找客商。凭借汉源苹果晚熟、糖心、口感好的优势,三江村苹果很快打开销路,如今已远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果农们的收入也是逐年攀升。
村民郭清珍家的 30多亩苹果园,每年能带来超30万的纯利润。她感慨道:“自从跟着王天兵种了苹果,日子越过越好,不仅住上了新房,收入更是翻倍,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啦!”
多年来,王天兵毫无保留地向村民分享种植经验和销售技巧,带动200余户村民种植苹果1000余亩(山坡地),推动村民户均增收20%以上。
如何让三江村老百姓的农业产业收入稳步提升?今年57岁的王天兵还在继续努力。近期,他前往山东、陕西、河南等地考察,计划引进新品种,发展矮化密植技术提升产量,通过苹果纯精粉降低人工管护成本。
王天兵在今年2月获评“四川省第四批农村致富带头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扎根乡土、带动乡亲增收致富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回顾过往,他凭借敢为人先的魄力和脚踏实地的干劲,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展望未来,他表示,将继续深耕农业领域,拓展产业链条,带动更多村民加入致富行列,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实干中徐徐铺展。(供稿方:汉源县融媒体中心 罗浩 代小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