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宜宾学院实现800万科技成果转化
4月23日,宜宾学院与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临港校区行政楼918会议室签署了聚苯硫醚无催化剂合成技术转让合同,到校成果转化金额800万元,实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方向的崭新突破。宜宾学院党委书记马洪江,党委常委、副院长王如渊,副院长覃凤清,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永军,副总经理昝宝龙出席签约仪式。
会上,马洪江对来校的公司领导和负责人表示热烈欢迎,对双方合同签约表示祝贺,希望以本次签约为契机,推动校企双方在科研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就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侯永军介绍了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历史、公司相关主营业务和发展规划。他表示,此次与宜宾学院达成这一重要合作,其成果转让将为公司提供更多创新技术和科技支持,公司将在该项目上预计先期投入3000万元用于中试设计和生产,后续集团公司将对项目持续加大投入和业务拓展。他期待与宜宾学院进一步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项目负责人唐国强教授介绍,该项目针对聚苯硫醚行业传统使用氯化锂等昂贵催化剂致使成本高昂的“痛点”,以及使用催化剂后造成系统物料难以有效分离的工艺“瓶颈”,项目所采用的成套工艺流程设计,优化合理、安全环保,大大缩短工艺流程,使得物料回收难度降低、回收率显著高,工艺装置投资成本低,成本比传统工艺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应用前景广阔。团队将持续优化工艺,全过程跟进公司的中试生产和项目的持续建设。
此次科技成果转化是宜宾学院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大突破。学校采用“人才团队+项目+产业”的创新模式,筹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项目研究,经过四年的技术攻关,最终开发出了不使用催化剂合成聚苯硫醚(PPS)树脂的工业化成套技术而得以转化。该项目是宜宾学院截至目前最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据了解,聚苯硫醚(PPS)是国家“863”计划以来重点支持的高技术材料,被公认为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特种工程塑料,是“六大”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和“八大”宇航材料之一。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工产品、化工副产品、化肥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有煤制天然气、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等。现有产能规模为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3亿方煤制天然气、6万吨三聚氰胺。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学校党政办、科研处、校地合作处、党委宣传部、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相关同志参加签约仪式。(供稿方:宜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