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株苗”到“一条链”,宝兴中药材产业绘就家门口的致富蓝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从“一株苗”到“一条链”,宝兴中药材产业绘就家门口的致富蓝图!

2025-04-21 13:31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春日的宝兴,漫山遍野的中药材长势喜人。田间地头,药农们正忙新一轮的川牛膝、云木香等中药材的播种,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近年来,宝兴大力发展中药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生态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2024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0.9万亩,总产量1.495万吨,总产值突破2.18亿元,为宝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宝兴县地处四川盆地西缘,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立足资源优势,宝兴打造建成大园包中药材生产基地、大溪乡万亩黄柏园产业基地两大示范园区,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大黄、川牛膝、黄柏等道地中药材,推动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以前种传统作物收入有限,后来改种药材,加上农技专家手把手教种,保证了质量和产量,收入翻了好几番!”陇东镇的村民李大姐欣喜地说。据了解,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当地村民不仅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参与种植、管护等工作,实现多渠道增收。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宝兴县聚焦品种选育与结构调整,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了县校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宝兴县川牛膝产业技术研究院,选育新品种,同时积极开展中药材品牌创建和地理保护产品认证认可申报,做强“川药基地”招牌。

“经过技术研究院不懈努力,选育了川牛膝2个新品种,获得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技师杨建华说,同时,宝兴厚朴也认证四川省优良林木品种。这些优质高产新品种,让传统种植焕发新生机。

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宝兴县争取国家、省级部门项目资金和整合地方政府项目资金,加大中药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成功缩短了药材从田间到市场的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以前要背很长一段路才能到公路,人工成本高,现在路修好了,客商都可以直接到地头收购。”大溪乡药农张大哥高兴地说。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畅通了药材销售渠道,更为三产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宝兴县积极推动中药产业与精深加工、健康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一方面,支持冷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建设现代化加工车间;另一方面,依托万亩药田景观,打造大圆包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以兴国农庄、正康农家乐等为代表的药旅民宿、休闲养生山庄应运而生,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

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从传统农业到三产深度融合,宝兴县用一株株药苗为群众串起增收致富的希望。未来,宝兴县将继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让“川药基地”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供稿方:宝兴县融媒体中心 李永杰)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