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金口河:“小藤条”编出致富梦
近日,乐山市金口河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基地内藤条翻飞、笑语盈盈。21名来自全区的藤编爱好者齐聚一堂,参加藤编工艺提升培训。此次培训创新采用“能手互培”模式,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为山区妇女铺就一条“指尖经济”致富新路径。
与以往“重金请名师”的传统培训不同,本次培训创新搭建“学员即师资”的互动平台。课前,培训基地从往期学员中选拔出编织技艺突出的“民间高手”,课堂上,由这些“民间高手”轮流担任“本土师傅”,他们带着自己在家精心编织的提篮、果盘、装饰摆件等作品登台授课,现场教学,演示藤条塑形、经纬编织、边缘收口等核心技巧。一根120厘米的天然藤条,在“师傅们”手中翻转缠绕,化作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手工艺品,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从原料到商品”的转化过程。
“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当‘老师’!”永和镇罗回社区妇联主席刘小琴开心地说,“下来后我还要多看视频,提高编织技艺水平,把更多的编织技巧与大家分享,把更好的藤艺作品展示给大家。”这种“身边人讲身边技”的模式,既打破了传统培训的距离感,更激发了学员们的主体意识,课堂上切磋交流声此起彼伏,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培训现场,王大姐捧着刚完成的藤编筐爱不释手,“以前只知道编筐装东西,现在才懂得藤条还能变成工艺品卖钱,我在家带孩子的时候就能编,挣钱顾家两不误!”这种“居家就业”模式,精准对接了山区妇女照顾家庭与创收增收的双重需求,让传统手工艺成为激活“妇”字号经济的新引擎。
“本次培训既节省了经费,又提升了妇女们的编织水平。”金口河区妇联主席欧晓花表示,接下来,将把学员们编制的产品注册成“索玛金花”品牌,通过品牌打造提高藤编爱好者的收入,让他们得到实惠,同时让山区妇女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据悉,今年以来,金口河区妇联已组织开展藤编培训4期,培训120余人次,培育妇女编织能手20余人。目前,金口河区妇联正筹划“索玛金花”品牌的落地,推动藤艺作品在景区展览试销,让小小藤条不仅成为家庭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更成为展示山区妇女巧手匠心的“金名片”。
当暮色降临,培训基地的灯光依然明亮,学员们对着自己的作品反复调整细节,藤条碰撞间闪烁着创业的火花。这些指尖上的“编织梦”,正通过线下销售与品牌打造,逐渐编织成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女性力量”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