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万源市:山歌满茶山 绿叶变“金叶”
“头遍采茶茶发芽,手提篮子头戴花,姐采多来妹采少,采多采少早回家……”4月16日上午,四川万源市石窝镇番坝村的千亩生态茶园内,采茶姑娘们身着彩衣、手挽竹篓,和茶农们一同唱起万源山歌《抓把云彩做衣裳》穿梭于翠绿的茶树间,指尖翻飞采摘鲜嫩芽叶,一幅“春茶丰收图”在大巴山腹地展开。
采茶姑娘唱起山歌欢乐多马发海摄
山歌满茶山马发海摄
“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采茶姑娘指尖掠过新芽,喉间流转的调子比露珠更清亮,采茶姑娘的足印在茶垅间写下一行行诗,哼唱的采茶曲调掠过茶山飞向远方。在万源,采茶调多以月令为叙事框架,《十二月采茶》与《倒采茶》就是以月令为纲,逐月描绘茶农劳动生活的场景,交汇出一幅动态的茶事年历。一首首茶歌,都是一段文化的记忆,它们以歌咏的形式,记录了万源人民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日常生活,以及敬重茶、喜爱茶的情感世界。
产茶群众采摘新鲜茶叶马发海摄
产茶群众采摘新鲜茶叶马发海摄
“采摘白茶要讲究技巧,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新芽,轻轻用力一提就可以了,千万不能用指甲掐,否则茶叶会发黑,影响品质和卖相……”在番坝村千亩茶园,万源市茶叶局技术员现场向采茶工人讲授起了采摘白茶的要领。自采茶季拉开帷幕,这样的画面在万源市的各个茶园随处可见。
亲子采摘马发海摄
清晨4时许,天还未亮,家住石窝场镇的采茶工向志琼就已经赶到番坝村白茶基地,奔走在一垄垄茶树间,不多时竹篓中便堆起了青翠的鲜叶。“早点来天气凉快,采得多!昨天我采了7斤6两,挣了228元。”有着多年采茶经验的向志琼麻利地“左右开弓”,“春茶金贵,手必须要快。”说话间,她上午的采茶量已突破3.96斤,在采茶大军中稳居前列。
采茶群众交售新鲜茶叶马发海摄
作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茶产业不仅吸引了像向志琼这样的熟练工,更让不少留守老人有了盼头。来自石窝镇五显庙村的张定华、王孝如夫妇均已年过七旬,但两人干劲十足。一个上午2.54斤的采茶量虽不及年轻人,但每天上百元的收入已让他们心满意足。“去年要忙着回去种烟叶,我们只干了5天,挣了1700余元,今年要干到采茶季结束。”王孝如边采茶边盘算着增收账。
今年,受前期低温天气影响,番坝村白茶开采较往年推迟,但并未影响群众热情。茶园日均吸纳600余名采茶工,覆盖玉带、草坝、石窝等多个乡镇。对于向志琼这样的熟练工人而言,采茶季的收入远超平日打工所得——去年12天采茶收入3009元,不仅挣得比平时在工地当灰工多,工作也相对轻松。
“采茶门槛低,男女老少都能干,工资现结,大家积极性很高。”茶园负责人介绍,按当前每斤鲜叶30元的工价计算,手脚麻利的工人日均收入轻松可达200元以上。对于留守妇女、老人等群体而言,这片茶园无疑是“家门口”的增收机遇。
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万源市特色产业。目前,该市茶叶种植总面积达25.2万亩,预计干茶产量1.1万吨,综合产值有望超过23亿元,承载着春天馈赠的“绿叶”,正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供稿方 四川省万源市委宣传部 马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