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一患者急性脑梗死
一天,清晨8:00,薛大哥正开启新一天,身体却“闹起别扭”,左边胳膊、腿突然软塌塌的,嘴角也歪了,好在没晕倒、头疼等。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就近的医院,因病情迅速发展,又转到咱们泸州市中医医院,一查是急性脑梗死,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脑中风”。
当时,薛大哥意识清醒,就是没精神,左侧手、脚无力抬起。医生一问得知,薛大哥虽然知道自己平时血压高,但从没系统性、针对性检查,吃药也不规律,血压没有控住,从而导致脑梗死发生。
“时间就是大脑”,紧接着,和病魔抢时间的“战斗”打响。医生迅速安排检查,进一步完善脑血管病因检查,之前外院头部 CT提示,脑基底节区、侧脑室旁梗死,可能有小血管堵,未见明显脑出血。大家心急如焚。
情况危急,卒中绿道医护团队马上行动。一方面监控血压,心律,呼吸等生命体征;另一方面,薛大哥发病不到6小时,是治疗脑梗死“黄金时间”,医生评估后,确定符合溶栓条件,立即与薛大哥本人及儿子沟通,快速讲解静脉溶栓利弊,让他们听明白同意后,准备使用阿替普酶药物溶栓。
此刻,脑病科抢救室气氛紧张,溶栓开始。医生按薛大哥约68公斤体重,算出用 61.20毫克阿替普酶,先缓慢推注 6.12毫克,再用输液泵以每小时 55.08毫升速度输剩下的。全程医护人员紧盯,好在薛大哥血压虽波动在153/95mmHg到 171/106mmHg之间,却没头疼、恶心等状况,溶栓顺利结束,NIHSS评分 7分。
谁料,溶栓后薛大哥左腿没劲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缓解,反而更严重了。医护人员警觉到,赶紧复查脑袋 CT看有无出血,同时做急诊脑袋 MRI和 MRA查血管问题。CT复查结果无出血,考虑溶栓后不到 6小时,结合症状,医生怀疑脑袋大血管堵了,再次与薛大哥的儿子讲解全脑血管造影、动脉溶栓和介入取栓的必要性和风险,他听完后表示充分信任我们医护人员,签字同意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介入组随即迅速进行手术。
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室,介入医生凭精细的技术,成功进行右股动脉穿刺置管,并用血管导管精准至责任血管,注入少量造影剂造影,判断血管病变,后慢慢注入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观察15分钟后造影,发现责任大脑中动脉段分支血管增多,血流情况恢复,手术成功。后结束手术,送薛大哥平安回病房,并严密观察病情,均无不其他特殊不适。
经静脉溶栓、动脉溶栓等系列救治,第二天查房,薛大哥左边肢体基本恢复正常,只剩嘴角稍歪,NIHSS评分降到 1分,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薛大哥想想刚住院时左边肢体只能微动,如今能下地自如行动,不禁感叹,“幸好自己及时就医,又多亏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医护人员抓住黄金时间、准确判断、和先进的技术。”
脑病科主任张帆表示,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经济负担高的特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患者的及时就医,和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是疾病得以康复的关键。
神经内科(脑病科)
◆泸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科室现有床位61张,医生 14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生9人、住院医生3人。现有护士13人。科室主任张帆主任医师为四川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泸州市医学会神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泸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临床上坚持“会通中西、返本开新”的学术思想,擅长应用现代西方医学最优实践与祖国传统医学最优实践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科室重视人才培养,老一辈知名专家老当益壮,中青年医师年富力强,年轻医师迅速成长。科室坚持以“以患者健康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会通中西、返本开新”的学术思想,以“临床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综合应用现代西方医学最优实践与祖国传统医学最优实践诊治疾病,使患者利益最大化。目前在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脑血管病(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头痛综合征、头晕/眩晕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运动神经元病、神经肌肉病、多发性硬化、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另外,科室神经介入技术(动脉溶栓/取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正在开展,为广大泸州市人民的健康事业带来福音。
◆科室开展以临床为导向的科学研究,临床与基础研究相辅相成,促进学科水平的提高。科室目前有省级课题三项,市级课题二项。
(供稿方:泸州市中医医院 林正宇 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