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南充农业新增长 | 生态种植+科技赋能 护航川明参产业升级
阆中市五马镇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村民在采挖川明参
阆中市五马川明参初加工中心,村民在晾晒川明参
近日,阆中市五马镇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川明参采挖现场,迎来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客人——包括四川农业大学和成都大学的教授、省农科院专家在内的近30名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成员。他们对川明参生态种植进行了现场观摩,随后又前往新近投用的五马川明参初加工中心,了解川明参无硫化加工生产线运行情况。
车间内,村民们正在忙碌工作。刚从地里采挖出来的川明参被填装进机械设备,脱皮、清洗、燎煮、冷却,数道工序一气呵成,经过晾晒最后烘干。“川明参从‘鲜货’到‘干货’的机械化加工,不仅解决了存贮问题,也降低了加工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无硫化’,使产品更安全、更绿色。”阆中市道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饶家富说。
作为特色道地药材,其加工过程尤为重要,直接关乎最终药效与品质。今年3月,投资300万元的五马川明参初加工中心建成投产,年加工川明参鲜品能力上千吨。
在五马川明参初加工中心的展示厅,新近研发的川明参酒、川明参粉、川明参糕点等系列产品,引起了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成员的浓厚兴趣。“虽然只是样品,还不能上市销售,但这是我们对川明参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的积极探索。”饶家富介绍,川明参既可入药,又可食用。目前,其食用方面的市场有待深度开发,前景看好。
2023年5月以来,成都大学夏燕莉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就开始为阆中市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的川明参种植和初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建立川明参初加工技术规范,针对采收、分选、烘干等环节提供全程指导。
史料记载,阆中市种植川明参有300多年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阆中种植川明参近4万亩。(供稿方:南充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