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豆腐名镇”齐联动 共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4月9日上午,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党委书记李向琴率调研组一行,赴宜宾市高县沙河镇开展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专题调研,重点围绕两地豆腐产业品牌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开展交流学习。此次调研旨在深化川南乡镇区域协作,推动“西坝豆腐”与“沙河豆腐”两大特色品牌优势互补,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沙河镇党政主要领导陪同调研。
共探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高县沙河镇自古便有“千年沙河驿,豆腐食养城”美誉,依托南丝绸之路驿站文化、将豆腐产业打造为年产值超亿元的特色支柱产业。其沙河豆腐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凭借224道不重样菜品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认证。调研组一行实地了解镇情,走进沙河豆腐非遗文化展陈馆、豆腐餐饮名店,详细了解沙河豆腐非遗工艺传承、文化挖掘、菜品研发创新、规模经营等完整产业链条。李向琴表示,沙河镇通过深挖豆腐历史文化内涵,推动三产融合,实现从“小豆腐”到“大产业”的跨越,对西坝豆腐品牌提质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她介绍,西坝豆腐历史悠久,以工艺精细、口感独特而闻名,未来将学习沙河镇在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聚力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开发多元化衍生产品,进一步释放本土美食文化潜力。
共话文化资源与基层治理制度创新
高县沙河镇围绕新时代基层治理要求,立足本地深厚的资源禀赋,将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提炼出“古驿+”基层治理模式,成为丰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策略工具箱”。调研组一行来到了位于沙河镇赛金社区的“豆腐孃孃”工作室,详细了解共建共治共享社区的实践经验与机制创新。据悉,“豆腐孃孃工作室”于2022年10月成立,以赛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由政府机关、学校、企业退休的妇女组成,她们熟悉政策、多才多艺,又热心公益事业,经常义务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家庭文明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由她们发起组建的‘豆腐孃孃’帮帮团已达20余人,成为守护基层的温暖力量,为社区建设起到了积极赋能作用。李向琴高度评价这一模式:“‘豆腐孃孃’工作室将非遗传承嵌入社区治理,既守住了乡土文化根脉,又激活了群众自治活力,为西坝镇打造基层治理品牌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
共谋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生态路径
高县沙河镇“柠香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区立足“万亩特色果蔬种植基地”,以华硕园和凯华农业为代表的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2000余亩发展有机生态果蔬种植,获“三品一标”有机认证11个,认证数量位居全市前列。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示范区内柠檬生产、生态循环、研学科普、特色餐饮及电商产业等农文旅融合创新运作机制。李向琴表示,近年来西坝镇大力发展稻姜菜轮作、豆果蔬套种等粮经复合模式,坚持“稻为核心、循环发展、绿色优质”原则,科学规划乡村综合产业布局,正大力推进豆果蔬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精做强“豆、姜、果”三篇文章,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三产”融合发展。沙河镇三产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生态农业成效显著,可进一步优势互补,共同着力打造跨区域生态农产品品牌。
岷江水悠悠,川南共潮涌。两个“豆腐小镇”的双向奔赴,携手擘画的不仅是豆腐特色产业的升级蓝图,更是一条以特色文化为魂、三产融合为脉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沙河镇将加强区域联动,通过跨区域“资源共享、品牌共育、生态共护”,为川南乡镇协同发展树立“产业共兴、文化共润、生态共美”的实践标杆,持续扩大豆腐美食文化“朋友圈”,激荡交融出更澎湃的乡村振兴强音。
供稿:高县沙河镇人民政府 李孟源